最近侵害少年儿童的犯罪频发,我觉得更应该说是我国这方面的问题在最近暴露的比较多。问题应该是一直存在,只不过大家比较隐晦或者是不够重视。随着这些骇人听闻的儿童侵害事件一件件的曝光,政府和公众才把焦点聚集在了这个问题上。就像一个人病发时才去医院看病一样,其实患病已久。
我们在痛苦后知道了这个社会病症,也正试图医治它,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我们的“医术”却依然没有进步,还是那种痛哪里医哪里,甚至采用的是一刀切、因噎废食等极端的方式。比如儿童侵害多涉及猥亵等行为,于是就采取了把女学生和男教师、男家长等尽可能的隔离,男教师辅导和见女生要有“人证”在场等措施。乍一看这些方式挺好,但仔细推敲,这些措施和大街上发生强奸案就不许女人和男人同时上街的性质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其思考方式却都一样荒诞。这种管理给普通人带来的负面效果和麻烦又有多少?而这些措施对那些真正可能侵害少年儿童的人又真的能起到作用?
采用从一定程度上隔离的方式可能会降低一些犯罪行为发生的概率,但是负面的效果更明显。比如男教师辅导或者约见女生也要有至少3名同学在场,对于普通的教师和学生来说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麻烦,甚至把教学气氛弄得诡异、尴尬,而且针对少年儿童的犯罪也是多方面的,针对男教师又是否公平?给学校的管理带来的负担又有多少?逃避、隔离的治疗方式就真的利于学生的健康、安全成长,还是会给他们大人或者异性都很危险的暗示。这些复杂的管理和隔离方式,增加的只有各方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负担,“头痛医头”的方式其成效如何值得商榷。在我看来这一堆隔离治疗的方式还不如一条有针对而又落实的法规来的有效和让人欣慰。
要真正治病于源还是要从三方面入手才行。社会方面,政府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我们的孩子织一张大而细致的安全网。就目前来看,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一是不全面,二是不细致、明确。孩子自身方面,家庭、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建立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对于学校和家庭里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的人群,需要依靠法律加上全民监督的共同作用。更最重要的是要提高那些与孩子接触频繁的工作的准入门槛。如现在的幼师的准入门槛就不够高,导致其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侵害事件频发。
“护苗”不能只靠隔离,现在的一些政府面对社会问题、病症为什么总是“医术”平庸?不是不会治,而是太功利,过于追求“立竿见影”,而忘了只有踏实的循序渐进的调理才能根治疾病。只有加紧完善我们的法律和教育,一步步的增强我们孩子的自我保护和社会对孩子的保护意识,才能为孩子建立一个更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文/钟惠琳
来源:红网
作者:钟惠琳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