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刚结束,状元还没出来呢,就已经有人开始“炒状元”了,确实够积极。不过,该医院的行动虽然快,炒作方式却太过老套,了无新意。时代不同了,“炒状元”的技术也需“与时俱进”、升级换代,否则不仅无法招徕眼球,反倒可能招致嘲笑和鄙视。下面,我就举几个实例,供有志于“炒状元”的商家、学校甚至地方政府借鉴。
给“炒状元”披上慈善的马甲。经典案例:北大清华十状元拍卖“集体代言权”,收入大部分捐台灾区。曾几何时,北大清华10名全国高考状元在“集体代言权”委托拍卖协议书上签名。10名学生将拍卖“集体代言权”,拍卖收入所得将大部分捐助台湾受灾学生,少部分留给状元。据了解,此次“集体代言权第一拍”底价为10万元,竞拍保证金也为10万元。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慈善活动,可如果细看,却里里外外透着股子商业气息,让人怀疑这又是一场披着“慈善”马甲的商业炒作。活动的主办方是谁,新闻里语焉不详,只有两处多多少少露出了一点端倪——“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吴敌同意了拍卖公司的邀请”、“与状元联系沟通的北清状元网相关负责人许志强介绍,受到邀请的状元大多很痛快地接受了”。拍卖公司属于商业机构自不待言,“北清状元网”又是何方神圣呢?百度它一下,从其主页上得到以下表述:北清状元网是由几位清华和北大校友策划,以清华高考状元、北大高考状元为依托,提供“高考状元交流”、“高考状元培训咨询”、“高考状元一对一家教”等服务为一体的机构……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培训品牌”。好了,对这家网站的性质,想必大家都会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了吧。如果这两家就是活动的组织者,一切尽在不言中。炒状元早已为全社会所深恶痛绝,很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也三令五申不得再以任何形式炒作高考状元。然而,炒状元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却令不少机构和个人欲罢不能。千方百计为炒状元穿上新马甲,成了他们绞尽脑汁研究的新课题。而打着慈善之名来行炒作之实,显然是最佳选择之一。不管什么古怪的事情,只要笼罩上了慈善的光环,似乎立马就变得合理而高尚起来,旁人也不敢轻易置喙了——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慈善”说不呢。于是乎,这正中狡猾商家的下怀,给他们创造了“得了便宜还买卖乖”的机会。当然,组织者最终也确实有可能将收益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捐出来,但他们实际上已经从中得到了很多——除了金钱收益,还有宣传上的收益。
爆炒“状元班”。你不是不让“炒状元”吗,我炒“状元班”!早在2009年,类似做法就已经如火如荼。在当年6月27日的媒体上,就有着两条关于“状元班”的新闻。《长沙晚报》报道说,某中学高三0601班全班54人全部上一本分数线,其中23人预计可上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600分以上的有30人,因此被称为“史上最牛班”;《京华时报》则报道:有“神童班”之称的某中学少年班24人中,14人成绩在600分以上,其中10人剑指北大、清华。他们最小的13岁,最大的15岁,用4年学完8年的课程。很多人都知道,相当一部分所谓的“状元班”都是人为炮制的。有的学校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一开始就故意将尖子生集中在一个班里,并为之配备最优秀的师资力量。集合了全校尖子生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班级,考试成绩能不好吗?同一所学校的班级,“状元班”越是神奇,岂不是更反衬出其他班级的“落后”?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弄虚作假之嫌,对大多数学生也非常不公平。某些学校之所以热衷于打造“状元班”,无非是为了捞取“政绩”、扩大知名度,进而在招生等方面谋取更大的利益。而某些媒体也积极为“状元班”摇旗呐喊,或者是缺乏基本的教育常识,或者是另有隐情。
请领导出马。普通人“炒状元”容易引发质疑,那么我就拉大旗作虎皮,请领导亲自出马。在广东惠州举行的高考庆功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汝求率市四套班子领导到会庆祝,三位“状元”同学被安排与李汝求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同桌,共进午餐。惠州三位“高考状元”享受到的待遇是“空前”的——不仅受邀出席隆重的高考庆功会,还荣幸地与市四套班子领导同桌共进午餐,这份荣耀岂不令其他莘莘学子和家长羡煞!而就在不久前,广东省的相关部门明确表示“明年坚决不公布高考状元”,呼吁“社会、中学、媒体还有各级招考部门共同努力,为给孩子营造健康成才环境一起营造良好环境。”言犹在耳,广东惠州市就上演了“市长宴请状元郎”的“精彩”一幕。领导“宴请状元郎”与其他“炒状元”的形式相比,这种做法因其具备浓厚的官方色彩,再加上有领导亲自参与,对学生心灵所带来的冲击更强。领导积极投身“炒状元”的行列,一方面宣扬了自己的“显著成绩”,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自己对教育的“重视”,何乐而不为呢。所谓的“高考庆功会”,看似是为学校和学生庆功,其实官员们更是在为自己庆功呢。
文/乔志峰
来源:红网
作者:乔志峰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