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市长成省“十大文化符号”?免了吧

来源:红网 作者:晴川 编辑:易木 2013-06-25 00:37:16
时刻新闻
—分享—
  山西省十大文化符号评选活动自3月15日启动以来,赢得了社会各界和相关品牌单位的极大关注,报送情况非常踊跃,每天电话咨询不断。23日,记者从该活动组委会了解到,截至当日下午5时整,目前暂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太原市长耿彦波,其票数达到了1540236票。排在第二位的则是由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报送的晋祠。(6月24日《三晋都市报》)
  
  所谓的“文化符号”,在我理解,应是一种深入骨髓、成为一种记忆、一种道德规范和引领的东西。虽看不见摸不着,但总如流水般绵延千年,挥刀斩不断,又像春风,剪刀剪不掉。孔孟之所以能代表中国文化符号,非孔孟其人,实乃其思想、观念。市长当然可以是文化人,但作为一个省的文化符号,对不起,力道还不够。
  
  那么,网民为什么要选市长为文化符号呢?这自然有百姓出自真心的爱戴因素。既是将才,也是帅才的人才并不少见,谁能肯定市长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既兢兢业业把好了舵,又带领百姓走上了幸福路,百姓拥戴很自然。但将政绩与文化挂钩,却是缺乏理性的选择。带着情绪,爱屋及乌,如何保证持续、准确和公平?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操控,借机奉承献媚。毕竟,这是个权力即话语的社会,让一市之长做“头游”,这就跟龙舟大赛上的书记市长拔头筹的道理一样,产生联想实属正常。但这不仅有违公平,也是对文化的亵渎,徒留笑柄。而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这个浮躁的社会,造就了浮躁的人心,浮躁的人心生出了浮躁的文化,大众化的意识在一次次的更迭中正日益趋于媚俗。当娱乐至上盛行,本是干净严肃的文化,很容易成为调味品,被轻易带进了死胡同。
  
  另外,遴选标准过于宽泛含糊,也是市长成文化符号的一个原因。既是“文化符号”,就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要有“历史”味道。这味道是根,是元色调。它靠时间沉淀,靠内力雕琢。然而,“山西十大文化符号”七特征中恰恰缺少这种“味道”。于是,肉麻成了有趣,庸俗成了文化。
  
  对于市长成为文化符号第一,笔者想说两个意思。其一,文化符号评选,决不是选形象大使,选城市代言人。即便百姓竭力举荐,市长也不能感觉太好,能让贤则让贤。如果信以为真而笑纳,既难以服众,荀子、柳宗元、赵树理等文化大家如果地下有知,岂不气得活过来?其二,文化就是文化,离政治还是远点儿好。如果是评选最佳公务员或者,最有魅力市长,我倒是希望市长能成为众望所归,并能在一片欣慰的目光聚焦下,气定神闲地接受鲜花和掌声。让一个人,而且是活着的人成为一个省的文化符号,总觉得怪怪的,还是免了吧。
  
  文/晴川

来源:红网

作者:晴川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6/25/305274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