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长为何成了“文化符号”

来源:红网 作者:乔志峰 编辑:叶鹏 2013-06-25 00:27:50
时刻新闻
—分享—
  山西评选“十大文化符号”,太原市长耿彦波暂居第一。此次评选活动堪称总结山西五千年文化标志物的一次大型文化普及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和相关品牌单位的极大关注,报送情况非常踊跃。6月23日,记者从该活动组委会了解到,截至当日下午5时整,目前暂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太原市长耿彦波,他的票数达到了1540236票。排在第二位的则是由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报送的晋祠。这个我们曾经在中学课本里熟识且永生铭记的景点,票数已经达到468116票。此外,还有山西大院、晋商、黄河、关公、老陈醋等。(6月24日《三晋都市报》)
  
  昨天刚在媒体上看到“广州市委书记连续3年在龙舟赛领导表演赛夺冠”的新闻,今天又传来了太原市长在“十大文化符号”评选中名列前茅的喜讯。现在的一些领导,果然是多才多艺,在很多领域都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了名符其实的排头兵、领头羊。可是,山西这个事儿还是让人心里有点犯嘀咕:市长咋也成了“文化符号”呢?
  
  在“山西省十大文化符号”评选活动官方页面上可以看到,此次评选的候选名单由大众及相关单位推荐产生,参选的品牌可以是自然景观、文物和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项目、文学影视形象、著名人物、特产品牌等等。排在得票第三位的,就还有一位人物——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傅山。由此可见,市长作为“人物”参选“十大”是符合评选规则的。可是,提起傅山,那是大名鼎鼎,很多人都知道;提起耿彦波这个名字,又有多少人知道?谁要说耿彦波比傅山更有知名度、更有文化,我只能说这人或者睁眼说瞎话看,或者干脆就是拍马屁。何止是傅山这个人物呢,市长的得票还远远超过了山西的标志性景点——晋祠,票数是其三倍多!这里边是不是有点诡异呢?
  
  市长怎么跟“文化符号”扯上了关系?活动页面有如下描述:耿彦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发掘山西古迹遗存,使很多国保文物焕发新的生机,修复了山西榆次老城……更有主政大同,使大同名城古都保护恢复实践、大同跻身“中国大古都”之列;现主政太原,也提出“建设一个新城,改造一个旧城,挖掘一个古城”的宏观建设思路。并有因此得出结论:耿彦波是一位做官与做文化结合得恰到好处的“两栖式官员”。看来,市长之所以成了“文化符号”,乃是由于他在古城保护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贡献。这里边是否有夸大其词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论,我想问的是:保护古城、修复古城,难道不是地方主政者的职责所系吗?连这也成了大张旗鼓宣扬的政绩,一方面有自己往脸上贴金的嫌疑,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现如今有这样的觉悟、能在文化方面干点实事的官员还是太少了。
  
  市长成了“文化符号”,万一市长调走了怎么办?难道古城就不保护了?难道城市就没文化了?这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现在的很多事情,领导重视了就好办,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政策有政策;而一旦领导离任,则立马人走政息。所以,千方百计争取领导的支持,就成了快多单位、很多事业的头等大事。莫非,这也就是活动主办方为何要将市长列为“文化符号”的良苦用心?
  
  文/乔志峰

来源:红网

作者:乔志峰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6/25/305274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