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内,东北虎三次“登门造访”,袭击家畜,况且还是同一只老虎。这只老虎胆子真够大的,不好好在森林中做“山大王”,跑来惹你的天敌“人类”,又是何苦呢?可细细品味新闻语句“听见铁盆一顿猛敲声,老虎也被吓跑了”,原来老虎不是“抢”,而是“偷”。
一字之差,却性质不同。“抢”那才是老虎的风范,唯我独尊,不把人类看在眼里,不过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偷”可谓“做贼心虚”,心里怕怕的,只有伺机“作案”,不过已看不出昔日“王者风范”了。不论是“抢”还是“偷”,这只老虎都被定性为“作案”。曾经主宰森林数百万年的“王者”,为了填饱肚子,如今却落得个“偷”的田地;曾经纵横东北森林的“王者”,为了种族的生存,躲枪口、避圈套而“苟活于世”。这无不让人痛心、愤怒和无助。
为何一只老虎十天内三次“作案”呢?这充分说明了老虎因饿而铤而走险。每次“偷”都被发现,发现就只得跑。老虎不是不知道“偷”有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为了活命又不得不偷。或把家畜杀死还来不及“享受”就吓得仓皇而逃;或“偷”了一块肉就吓跑了。就“偷”的那么一点点肉怎么能满足老虎的胃口呢?因此,为了生存,老虎只能频作案。
再仔细推敲,东北虎“作案”动机,不外乎有以下两点。其一,食物缺乏。老虎虽为食物链的顶端,但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野猪、马鹿、狍子等动物的非法猎取,导致了老虎的食物数量减少。其二,捕获家畜更容易。山上的食物少,难捕获,老虎就流动到人类居住的山下。喂养的家畜性情相对温顺得多,加之晚上村民防范弱,捕获起来就容易得多。
近几十年来,东北虎数量急剧下降,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据相关新闻报道,中国境内东北虎数量约20只。人类的活动日益频繁,逐步压缩了东北虎的生存空间,加之环境的破坏、盗猎时有发生,从而就加剧了“人虎”矛盾冲突。在这场冲突中,人类注定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是,人类虽然主宰了整个星球,却没有权利剥夺任何物种的生命。如果我们现在不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拯救东北虎,那么我们的后代就只能在动物园里看见东北虎了。
文/陈任
来源:红网
作者:陈任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