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动物园“袭兽”拷问的不只是公德心

来源:红网 作者:黄倩茜 编辑:叶鹏 2013-07-10 00:13:57
时刻新闻
—分享—
  昨天下午,杭州动物园,狮子在太阳下打瞌睡一动不动,一位年轻男子扔了一块石头把它打醒,然后兴高采烈地让孩子看。每天,都有矿泉水瓶、牛奶盒、泡面碗砸向猛兽;管理员制止,游客会说:我们来动物园是看活的,它不动怎么知道是死是活?(7月9日《都市快报》)
  
  在中国,“袭兽”事件似乎是伴随着动物园的诞生而诞生的,不管是森林猛兽还是森林萌兽,这些圈养起来的动物们常常会受到游客们四五忌惮的“袭击”。近年来,“袭兽”事件备受公众关注,有网友批评袭兽者“公德心要不要这么低”,其实,袭兽的背后,拷问的何止是游客们的公德心?
  
  根据中国动物园协会给出的定义,动物园的基本功能应有两个:一是对野生动物的综合保护,二是对公众的保护教育。可见,动物园的本位应当首先为保护场所,其次为教育场所,至于娱乐化的功能,顶多只能算作是“寓教于乐”。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动物园,商业味道太浓,游客的娱乐目的也太浓,在这样的“滚滚浓烟”之下,动物园的两个本位被模糊,其余只剩下“花钱买乐子”的无聊看客和“躺着中枪”的无辜困兽。
  
  另外,几乎每一条“袭兽”的新闻都会提到动物居所“到处是垃圾”,矿泉水瓶、牛奶盒……这些“袭兽”工具的累积并非一日之罗马,它们在给袭兽者提供效仿的样板以外,还暴露出动物园自负盈亏的商业化运作下的种种监管漏洞。
  
  所以,在大声疾呼“动物权利保护”、谴责市民“公德心低下”的同时,应该思考如何令动物园的本位回归。
  
  首当其冲的一点,是加强对动物园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并没有一部直接针对动物园内圈养动物的保护法律,也并没有具体针对动物园管理方面的强约束力条款,也没有具体量化的标准,加之大多数动物园企业化经营,在地方行政部门的监管中处于盲区,导致动物园自身管理质量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管理员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动物居住环境差。这样,园区管理人员在面对游客“袭兽”时呈现“管不动”,上级部门又“管不着”,只有虚拟的道德框架,是约束不了道德脱缰的形色游客的。只有明确了有关部门“谁来管”,有理有据的“依法管”,取缔那些“不能管”的动物园,才能使“袭兽”事件进入有效管理的范畴。
  
  其次,应当让弱化动物园“付款=消费”的经营模式,向“付款=教育”模式转变。动物园付款商业化管理虽有漏洞,但并非不可行,关键是,顾客花钱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什么。按照前一种模式,动物成了“消费品”,而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生命,游客“袭兽”有“我花钱,我享受”的消费心理。而在后一种模式中,动物才能不被“娱乐”,才能真正的成为人类的朋友。其对动物的保护教育是目前一种亟需普及的教育内容,而动物园作为一个良好的市内教育基地,不妨与学校、社会团体合作,多一点园内讲解,多一点自然科学的普及,多一点生命教育,实现盈利与保护的双丰收。
  
  归根结底,拷问“袭兽”者的公德心,不如拷问动物园经营本位的缺失,而纸上的拷问,不如实际的操作,在讨论如何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时候,不如先收住手中将要掷出的石头。
  
  文/黄倩茜

来源:红网

作者:黄倩茜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10/307071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