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府部门司机“不务正业”同样不是小问题

来源:红网 作者:王垚烽 编辑:叶鹏 2013-07-14 00:07:01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广州市纪委在市委礼堂大厅以活动公告板的形式,公开曝光了通过网络监控抓取的市属机关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在办公室登录与工作无关的网站,看视频、玩游戏、看股市等“庸懒散奢”行为,最严重的一个IP地址,平均每个工作日在线玩四个半小时。记者对被曝光的11个机关单位逐个采访核实,其中7个回应“不务正业”者是“司机”。(7月13日《新京报》)
  
  “司机”,你火了!被曝光单位的“神回复”甫一公布,立马在舆论场上引起轩然大波,调侃、揶揄、慰问之声不绝于耳。一时间,“司机”似乎成了继“临时工”、“实习生”之后,公权力颟顸做派的又一个“顶包专业户”。
  
  毫无疑问,被曝光单位的这番回应存在明显的推诿搪塞之嫌。这一点,从记者采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单位挤牙膏式的说法“演变”便可见一斑:先是一口咬定是“工勤人员”,再三追问“哪类型工勤人员”,于是挤出了“司机”;再三追问“全部是司机吗”,于是又挤出“也有一些干部”。如此步步后退,让人分明能够感受到这些部门的理屈词穷与做贼心虚。
  
  为什么说这种挤牙膏式的回应是愚蠢的呢?因为如果要较真,查清楚那些“不务正业”者的身份其实很容易。既然纪委是通过网络抓取的方式进行监控,那么只要查一下每台违规电脑的IP地址,便可以大致确定“不务正业”者的身份。如果IP地址显示的是某某科室,那么“司机”之说便不攻自破。毕竟,没有哪个司机师傅敢跑到职能部门的办公室去玩电脑。
  
  不过,撇开被曝光单位借“司机”之名开脱责任的小伎俩不谈,政府部门司机过多、太闲却是个不争的事实。诚如有公务员告诉记者的那样,处长以下的公务员外出办事都是自己开车,机关单位的司机一般只给领导开车,常常就是接送领导上下班,然后全天就在单位待着。
  
  政府部门司机过多、太闲,一则是对财政的一种浪费,二来也会令公车改革大打折扣。一项调查显示,公车使用存在“三分天下”的局面,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现在的公车治理,大都在“禁止私用”上打转转,并没有认真面对公车配备体制,不少地方整治公车使用情况,尽管行驶里程减了一半,但公车、司机一个没动,这就难怪会有些司机整天“闲得发慌”。更何况,这些年官员司机总是与腐败牵扯不清,不少贪腐大案背后,都有着他们的身影。
  
  在这个意义上,机关单位司机太多、不务正业同样不是个小问题,不仅浪费公帑、阻碍改革,而且方便贪官、助长腐败。基于此,严控机关司机数量,加快公车改革步伐,不再在“禁止私用”上打转转,既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避免“旁人”影响公务员形象,同时也是推进反腐的的重要步骤。那种认为可以借助“司机反腐”的想法,终究只是场梦。
  
  文/王垚烽

来源:红网

作者:王垚烽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14/307565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