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众面试才能打破干部选拔的“神秘感”

来源:红网 作者:蜀中一剑 编辑:易木 2013-08-12 00:01:33
时刻新闻
—分享—
  让老百姓对人大的工作更了解,也为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老百姓参与到人大工作中。比如,对新任命官员,新任命“一把手”的群众“面试”。去年3月,24位江北区的群众代表就与35位区人大代表、20多位常委会组成人员一道,“面试”了30位江北区政府部门拟任行政“一把手”。(8月11日《重庆晨报》)
  
  参加“面试”的群众代表回忆说:“以前我们对任命过程,还有任命哪个,都不了解,他们有些撒子工作打算,也不清楚。”而在当天的“面试”述职环节,拟上任的官员们一个个展开“施政演说”。供职陈述之后,在正式表决前,30位政府部门拟任人员还与人大代表、群众代表进行见面,回答代表和群众的提问。在经过了供职陈述、群众“考核”的两关之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拟任人员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30个拟任命干部全部通过任命。
  
  长久以来,我们选拔干部大多采取组织任命的方式,缺少群众参与的条件和机制,造成“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突出问题,以至于很难避免“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现象。而重庆市江北区让群众与人大代表、区委常委一道“面试”拟任人员,使干部选拔任用由几双或十几双眼睛选人变为大众眼睛选人。群众高兴的指出:"以前的干部选拔都很神秘,很封闭,离我们普通群众非常遥远,而现在通过群众参与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选官的过程。"
  
  重庆江北区的成功做法启示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注重拓宽发扬民主的渠道,坚持走群众路线,打破干部选拔任用的“神秘感”,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只有让群众有效参与到干部选任监督工作中,才能更好地了解掌握群众的认可度,才能选出群众认可的干部。着眼推进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进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让更多的群众在更大的空间、更深的程度、更多的环节上参与干部选任工作。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主体作用,坚持用群众观点审视干部选任工作的问题和不足,用群众标准来评议干部工作的成效。
  
  干部的选任,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这是我们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基础。只要严把年轻干部选拔关、正确对待公众的质询、及时回应群众的关切,坚持走群众路线,选人用人工作就一定能够更加健康有序。
  
  文/蜀中一剑

来源:红网

作者:蜀中一剑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8/12/310903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