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定点饭店”,可能很多民众会感到陌生,会认为这是地方政府部门方便公务接待的一种“自选动作”。事实上,在2006年出台的《中央国家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实行定点住宿,中央国家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实行定点办会。”出台此项规定的主要目的,就是想通过定点团购的方式,节约出差和会议开支,通过定点监督的手段,遏制机关单位腐败浪费。从这个角度讲,“定点饭店”的出现,确实是一种合法、合情、合理的政府行为,值得大力推广。
然而,对一些机关单位和机关干部而言,“粗茶淡饭”跟“锦衣玉食”比起来,他们当然愿意选择后者。于是,尽管上有政策,明文规定出差、接待等要定点、定价格,但面对物质诱惑,他们心里难免发痒。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机关单位普遍存在,一些机关单位与“定点饭店”相互串通,通过伪造发票等“暗箱操作”,变相大吃大喝。举例而言,仅“会议费”一项,就能成为变相腐败的“菜篮子”,什么消费都能“装”,什么责任都能“扛”。于是,这些所谓的“定点饭店”也就逐渐成为了“为虎作伥”的重要工具,成了公款吃喝的“腐败窝点”,严重背离了其被设立的初衷。
事实上,笔者认为,“定点饭店”变成“腐败窝点”,其背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一些机关单位,奢侈之风盛行,一些机关干部奢侈享乐成性,面对物质诱惑和物质享受,他们往往挪不动腿、管不住嘴,导致“小错误”不断,最终一步步地坠入奢侈腐败的深渊;另一方面,多数“定点饭店”存在“只备案,轻监管”的问题,缺乏有效监督,在这样的“定点饭店”里,作为消费群体的政府部门就拥有了重要的话语权,甚至可以大搞“一言堂”,自然也就会把“定点饭店”变成“腐败窝点”。
因此,笔者认为,既然设立“定点饭店”是为了节约开支、遏制腐败,那么也就理所应当地加强“定点”监管,杜绝腐败浪费。一方面,要充分把握好改作风的重要契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党政机关进行一次作风上的“大扫除”,彻底清扫藏污纳垢的角角落落,恢复党政肌体的健康活力,增强党员干部的“自控力”,让他们自觉注意自己的行为操守,自觉杜绝铺张浪费;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政府机关“定点饭店”的监管力度,通过加强上级监督、引入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构建起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并对顶风违纪、肆意违规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厉追责,增加党员干部对制度的“敬畏感”,让他们不敢铺张浪费,切实维护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文/刘政
来源:红网
作者:刘政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