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一种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既有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也有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有欧扬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也有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好客在“酒”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为了劝酒,“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的劝酒诗可谓用心良苦,酒文化发展到“官场”上,更是发挥到了极致,让一个干部不喝酒有多难?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常常被灌倒酩酊大醉,从母亲的微博描述上看,并非儿子自愿,都说酒桌子上的酒难挡,这位儿子再不情愿,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虽说有“严查酒驾”、“八项规定”、“狠刹四风”、“限制三公”各项法律各种禁酒令,某些官员仍然置若罔闻,难以杜绝存在“漏网之鱼”,公款吃喝,一度是部分人的“为官之道”,这种扭曲的“为官之道”殊不知是一种官本位思想作祟,公款吃喝沦为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深入“官”心。
浙江省组织部长蔡奇“今后可以不用喝酒了”的回复引起网友不少揣测,这里面不仅有“一言九鼎”的威信,也有“狠刹四风”的决心,事已至此,一定会追查到底,但不知从而带来的连锁反应会不会伤及“无辜”?母亲删除微博,隐姓埋名是否就是为此担忧?但不可否认,倘若如此穷追猛打,必定会有“老虎”、“苍蝇”暴于公众面前,无不大快人心。总要有那么一根“导火绳”,才能打响“公款吃喝”的炮声。
“今天喝酒不努力,明天努力找酒喝”的真理得以应验,从“管委会书记跪在酒桌上用话筒喊话,向群众求饶放人”,到“书记还没吃饭,采访什么”,以及“河北省兴隆县孤山子镇书记边大吃大喝边辱骂人民百姓”,官场吃喝风屡禁不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酒桌上谈公事,套交情,更是常见之极。其实,大部分官员并不好酒,很多时候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对拒绝一杯酒的顾虑在于,不合群、怕被边缘化、拉进不了关系,抱着这种复杂心态,是毒药也得喝的壮举,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
“网络反腐”是官与民沟通的桥梁,母亲的“求助微博”看到了网络反腐的力量,官方从“幕后”到“台前”的一个接地气转变。笔者但愿“今后可以不用喝酒了”成为官场酒文化的“免酒令”。
文/临渊
来源:红网
作者:临渊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