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图”市长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来源:红网 作者:胤霖 编辑:艾伦 2013-11-08 00:02:18
时刻新闻
—分享—
  据《人民日报》11月7日报道,有一些地方出现“一任市长一张蓝图”的怪象,认为追求“任期政绩”才是“算在自己头上”的政治资本,接续前任的规划岂不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种错误思想,让一些领导干部热衷另赋新篇、重起炉灶。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自然成为发展的主题。但从中我们也看出了很多的弊端,很多官员为了追求短期效益,短期出政绩,获得仕途上的升迁,对城市“大打出手”,使城市面目全非,道路被反复挖填,很多房屋还未到使用寿命截止年限就被强行拆除。因为以“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来论“英雄”早已成为惯例,地方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以GDP排名来取决孰优孰劣。所以,官员早已把所谓的政绩和仕途升迁划上了等号。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一任市长一张蓝图”的怪象,认为追求“任期政绩”才算是自己的政治资本,接续前任的规划是对“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从客观上助长了一些不良的风气,导致每任市长绘就自己的宏伟蓝图,大搞造城运动,工程花样可谓不断翻新,层出不穷。
  
  这种错误思想,让一些领导干部热衷另赋新篇、重起炉灶。一些城市,一届一个规划,新城芳草萋萋、成为空城,那边又开始大兴土木、大拆大建;一些地方,一任一个思路,旧产能还没消化,新项目已经引进,“新官不理旧事”,让转型发展“东一榔头西一棒”。官员想干实事、想出政绩无可厚非,如果上一任的举措不符合当前实际,可以及时纠正,但不能为了政绩都要另搞一套。在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城市建设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全局和未来方向,如果都是后任否定前任,发展如何能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笔者认为,评价干部的政绩,必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有量的分析,且要有质的判断,不能以偏概全,把干部的政绩完全等同于简单的几个数字。对于干部的政绩,要用全面的观点来评价,看干部工作环境和客观条件的优劣,又要看干部的主观努力,不能将干部的政绩进行简单的横向类比,单纯以数字论“英雄”。看干部在任内做出的成绩,又要看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不能把前任的政绩当作自己的政绩。要看干部个人的作用,又要看领导班子集体的作用,不能把集体的政绩或其他班子成员的政绩当作自己的政绩。
  
  此外,还应看显性政绩,又要看隐性政绩。显性政绩在短期内就可见到成效,而隐性政绩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到成效,因此既要看干部任期内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完成情况,又要看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打下了哪些基础。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比如,山西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坚持植树造林,才让不毛之地变得满目葱茏;山东日照11任市长一个规划,才打造出黄海之滨的黄金海岸;北京中关村用25年的连续努力,才创造出“今年以来每天诞生11家科技企业”的国家创新引擎。事实证明,一任一张蓝图,只会浪费发展资源、贻误发展机会;一茬接着一茬干,才能形成改革发展的合力。
  
  “蓝图”市长不仅要有直面矛盾问题的勇气,也要有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今天,中央看一个地方工作得怎么样,不仅看“显绩”和发展现状,更注重“潜绩”和发展后劲。各级干部都应迅速调整自己,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咬定青山不放松”,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文/胤霖

来源:红网

作者:胤霖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1/08/319138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