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如何解读取消信访排名

来源:红网 作者:于文军 编辑:艾伦 2013-11-12 00:01:44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信访制度正在进行重大变革。新京报记者近日从权威部门获悉,国家对各省市不再搞全国范围的信访排名、通报,有关部门确立了“把矛盾化解在当地”的新思路。(11月11日《新京报》)
  
  始于2005年的信访排名制度,其初衷是无可厚非的,目的就是通过排名给地方部门以压力,促使其把矛盾解决在当地,保障信访者的合法权益。然而,这一制度不幸被异化了,因为信访排名与地方党政领导升迁直接挂钩,为了不影响升迁的政绩,不少地方视信访为“洪水猛兽”,采取各种手段“截访”,甚至雇佣“黑保安”,设置“黑监狱”,发生恶性事件。
  
  显然,“截访”的恶瘤不是信访制度的题中之义,“截访”属于“下有对策”,以“截访”之恶指责抨击信访制度是不公平的。新形势下,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信访制度连同其他制度都不能一成不变,当与时俱进,改革完善,我们只能这个角度解读理解何以取消信访排名,就是说,取消信访排名是信访制度改革完善的一部分。
  
  取消信访排名,对重视升迁政绩的地方官员是一种减负,他们再也不会为信访忧心忡忡了,他们基本上再也不会“截访”了。因此,信访者上访的障碍少了,民怨、百姓诉求能够通达上级机关,这有利于上级领导机关把握民情、制定政策等。从某种角度看,取消信访排名,旨在于更直接、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民意民意,以确保执政为民有的放矢。取消信访排名的积极意义多多,这只是一个重要方面。
  
  取消信访排名并不是要取消信访制度而是完善信访制度,是信访制度改革的第一步,留给我们的思索多多。当初,实施信访排名,对官员有解决信访诉求的压力或“动力”。如今,取消了信访排名,他们就一定会全身心地把信访解决在当地吗?我看未尽。这些官员对信访者的诉求会不会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如是,我们当如何应对?以为地方卸下信访排名包袱后会聚精会神地解决信访矛盾,未免太天真了,没有制度的刚性,解决信访矛盾只能靠官员的良心,官员们都有这个良心吗?这是不言而喻的。
  
  因而,取消信访排名后,要考虑如何通过制度安排把信访诉求切实解决在当地;要考虑一旦当地不解决信访诉求怎么办?对那些不为民做主的官员如何治理?进一步讲,还要考虑信访制度与司法制度的分工配合问题,哪些归信访制度管,哪些归司法制度管,相得益彰、并行不悖。现在,一些人主张用司法解决取消信访排名后的信访诉求,未免简单化和理想化了。应当看到,并不是所有的信访诉求都归司法管,司法不是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司法也不是万能的,包打天下。
  
  文/于文军

来源:红网

作者:于文军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1/12/319443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