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期盼风调雨顺,市民期盼菜价回落,清官期盼造福百姓,贪官期盼不被查处……不同群体都有自己不同的诉求。不是股民,自然不会关心A股市场,甚至对“A股”“B股”分不清楚。但是面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乃至世界,都给予空前的关注。不管是渴盼改革的普通百姓,还是希望利益固化的特殊群体,都对三中全会极度关心,希望知道更多的信息,希望吻合自己的心愿。至于世界各国的关切,想想中国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就不难理解了。
肇始于“1978”的中国改革,几十年来创造出世界的奇迹,使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基本上解决了温饱的问题,这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但毋庸否认,改革进行到今天,好改的都已改完,红利也切分得差不多了。然而,深层次的矛盾正在显现,且不断变得尖锐起来。也就是说,中国的改革航船,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正好驶入深水区,遭遇许多难啃的“骨头”。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话说,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他同时指出,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习近平主席10月7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这让我们不仅读出了新一轮深入改革的决心,也体味到深入改革的迫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既得利益者不思改变以外,改革已经成了普通百姓最大的诉求和最大的期待。
“期待”往往是社会的热点,这是一个规律。当大家不再对某件事情、某个领域、某种现象关注热议的时候,就说明问题不复存在。如果房价降到了老百姓可以承受的水平,有必要十年九调那么频繁吗?如果腐败现象得以遏制,反腐就不必时时唠叨念念在兹;同样的道理,如果分配制度更加合理,所谓“两极分化”就不会成为大众的心病。可见,热点降温的途径,唯有改革一条道路;唯有深入改革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红利,才是他们“安全感”最终确立的时刻。
改革有很多具体的向度。金融体制、财税体制、资源价格、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收入分配,都是目前呼声较高的热点。直白了说,普通百姓期待通过一系列改革的成功,获得更多和更加体现公平的红利;期待未来改革,为所有人带来公平发展的机会,创造更多圆梦的条件,加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步伐,建立更加安全的食品、药品防线,让他们在医疗、教育、住房面前不再胆怯,过上体面尊严的生活。这样的改革,就是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说的“人民普遍受益的改革”。而“普遍受益”,也应该是改革成败的标志。改革的结果,总不能“普遍受损”吧?所以改革的航船,就应该驶向“普遍受益”的彼岸。
文/雷钟哲
来源:红网
作者:雷钟哲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