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官员做什么都不对”的偏见该改改了

来源:红网 作者:鲁开盛 编辑:司马清 2013-11-17 00:01:14
时刻新闻
—分享—
  11月15日,有网友微博称咸阳市科协主席带领调研组下乡调研,期间一行人穿着鞋套在乡间实地考察,照片引网友热议。而官方回应称,当时先到组织培养室参观,进入组织培养室要求穿鞋套,后因土地较湿滑,故没脱鞋套。(11月16日人民网)
  
  看到这篇不足八百字的新闻稿,再看到微博网友讥讽、挖苦和嘲弄的评论,我不禁想起了西方政治学中的“塔西佗陷阱”——当公权力相关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说假话,无论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会被认为是在说假话、做坏事。
  
  诚然,近年来公权力相关部门确实有诸多做得不到位、亟待修正和提高的地方。一些机构有工作人员不关心民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比如,北漂小伙为办护照被武邑县公安民警刁难,返乡6次多跑了3000公里冤枉路。但显然,我们也不能漠视,相关部门及其公务员为推动社会进步也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村上春树说,“若要在坚实高墙与以卵击石的鸡蛋之间作出选择,我永远会选择站在鸡蛋这一边。”这句话很受网民推崇,因为扶助弱小关乎社会的平等、正义、自由、公平。但是,最近几年来,社会上特别是网上却因此“跑题”了——戾气很重,纷纷“吐槽”。一旦围观一个话题,往往不分是非,总是将矛头直指公权。
  
  同情弱者、质疑公权是值得提倡的,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强者都是错的,也不是所有的弱者都是对的。我们不但要有立场,更要有是非。我不是要反对扶助弱者,更不是要反对质疑强者,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我们身边,耍无赖的弱者与讲道义的强者,也并不鲜见。
  
  回到咸阳市科协这条新闻上来,我认为下乡调研穿鞋套没什么大不了的,是可以理解的行为。事实上,进入一些组织培养室、实验室等,穿鞋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有些单位甚至在上墙的规范文件上明确,“进入XX场地必须穿工作服、鞋套,戴帽子和口罩”。
  
  不必对官员调研穿鞋套过于敏感。一个不可否认的实际是,无论高级官员还是普通民众,现在穿皮鞋、乘汽车已不再是昔日那种望尘莫及的奢侈。我们驾车或乘车出门办事,在步行经过泥泞路段的时候,为了不弄脏皮鞋和汽车,不也要找两只塑料袋套住皮鞋吗?
  
  对于公权力的监督是必须的,但这种“官员做什么都不对”的偏见该改改了。而透过本新闻稿,我们欣喜地看到,咸阳市科协专门在极短时间内就此事发公文向人民网进行了情况说明。一张A4纸的情况说明,正是对舆论和网民的尊重,也充分体现了公权的谦卑。
  
  文/鲁开盛

来源:红网

作者:鲁开盛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1/17/319968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