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华学子仅月薪两千当保安令社会很难堪吗?

来源:红网 作者:董颖 编辑:司马清 2013-11-17 00:01:11
时刻新闻
—分享—
  昔日长沙县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大学高材生如今屈居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成为一名普通保安毕业17年没参加过同学会,在旁人看来有些不能理解的22年跌宕人生轨迹,在张晓勇看来是这么的普通。
  
  清华,这所在莘莘学子心中梦想校园,却只能代表着张晓勇的过去,同样“1991年长沙县高考状元”对于张晓勇来说也是过去的一页。毕业只是代表过去,过去优良的成绩只是说明他适合读书,但不能保证他是不是适合整个社会的生存及发展。反观中国过去二十多年各地文理科状元,真正在自己所从事的岗位上有所建树的只是少数,曾有人统计在这些状元中大多数还是选择了平凡的生活碌碌而过。这让人不得不把矛头指向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唯分是命”的教育价值观到底给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带来了什么?书读的好真的可以代表社会能力强吗?
  
  其实答案很明显,是我们太高估了分数能够带来的参考价值。现有的教育制度最擅长制造一个个高分低能的读书机器。回归昔日高材生今日保安哥张晓勇的故事,他选择保安事业并不是外因导致,而是他经历了广州白领的工作不顺,选择回乡尽孝。张晓勇在接受访问时表明梦想就像那只被母亲摔碎的碗,“我不是贾谊梁鸿般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选择安于现状。”相对于比那些惋惜讥讽一下子就直指教育制度的评论,更使我们对他有决心做如此决定心生敬佩。清华毕业难道一定要在高职在高位么?这种定式价值观才让人更加怀疑是否现阶段教育带给人的普世价值观就是学历至上。
  
  自己的选择,无需理会别人言语。不仅是张晓勇,之前爆出的北大卖猪哥陈生和陆步轩也曾在名噪一时,如今这二人开屠夫学校卖猪肉,一年可赚6亿。卖猪,保安,这些可能摆不上台面的职业或许并不契合现今价值观,但是老古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陈生、陆步轩卖猪卖成了亿万富翁,张晓勇选择中国传统尽孝道做保安,谁又能随随便便否定他人的人生呢?
  
  网络上的评论呈现惋惜一片倒的局势这点更加令我们反思,我们一边抨击着教育体制僵化,却时时在想着怎么让孩子“多上几个补习班”“多请几个家教”拼命挤上211、985等名校。教育体制还是任何局势都不可能在一时间改变,一则新闻带给人们的思考也不过三天,需要我们进行改观的第一步就是转变现有观点:文凭、分数并不难代表全部,清华的高材生可以当保安,职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光辉的人生价值,若下次爆出此等新闻,各位看官也不必惊讶。
  
  文/董颖

来源:红网

作者:董颖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1/17/319969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