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清华毕业生做城管……近些年来,名校高材生从事“低端”行业工作的新闻不断出现,尽管如此,却仍旧没有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如今,又是清华的毕业生做保安,再次让读书无用论的声音浮出水面。
首先应该声明,清华生做保安不丢人,不仅仅是因为当事人对这份工作感兴趣,愿意在这个行业发展,毕竟没有规定说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就一定要从事高薪工作,也规定没有说像城管、保安这种不需要太多知识含量的工作就一定要由“不入流”的高校毕业生,甚至是没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人来做。而反观公众舆论,反对者所持的观点无非就是清华生做保安没有做到学以致用,造成了人才浪费。
应该承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持反对观点的人也是观念进步的一种表现,因为其反映的是人们竞争意识与效益意识的增强,其讲求教育投资的产出最大化。但是,却不能将高等教育功利化,教育是育人的,而不是培养赚钱的机器,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即在为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回到这一事件本身,我们应该看到,清华生做保安仅是个案,不具有代表性,若想以此来证明读书无用论实属无稽之谈,而以能否找到好工作来评判读书有没有用更是要不得。众所周知,教育所积聚的资源是隐性的,也是潜在的,必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进行无限地开发,而在这个以噪音分贝论发展水平的时代,更需要用教育来构建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非一毕业脑子里就充斥着物欲,讲究“现实一点”,做着违背自己初衷的事情。
进一步来讲,一种不好社会风气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个人持有观点本身,读书无用论虽有市场,却不足以挑战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期许,而这一观点却急需纠正和遏制。如果任其蔓延,势必会造成整个社会对教育的信仰危机,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就不想再“浪费”钱了,直接让其辍学并外出赚钱,这样一来还没有花钱,可谓是算了一笔好账,殊不知有多少人工作了之后都因没读好书而懊悔不已。
所以,清华生做保安不丢人,对此也不必过于解读,但是却需要警惕因此而出现的读书无用论的声音,毕竟个案仅仅是个案,还不足以佐证读书无用论。相反,去除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才是这个社会应该倡导的,而终身教育的理念才应该作为主旋律唱响整个时代。
文/张松超
来源:红网
作者:张松超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