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现实”的病症,得开“最思想”的药方

来源:红网 作者:赵查理 编辑:艾伦 2013-12-21 00:03:36
时刻新闻
—分享—
  市场咨询公司益普索最近对20个国家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受访中国人表示会根据自己拥有的东西衡量个人成功,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调查国家的反馈。对这一问题回答的全球平均值为34%。另一个问题,“我对于成功和赚钱有很大压力”,中国受访者人数同样最多(68%),而全球平均值为46%。(12月20日《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现实”国家,调查结果恐怕会让很多人失望,因为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价值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创造,被物质世界彻底击败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许存在争议,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现实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土豪”眼里,从美女到壮男,从关系到工作,从物质到审美,似乎没有用钱买不到的。
  
  一来,物质匮乏的记忆让国人更重视自己拥有的东西。改革开放以前,物质的匮乏给一代人留下了惨痛的回忆,吃不饱穿不暖的阴影将伴随一生。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成为先行者,于是将一切物化,包括女性、价值、审美等,其实就是弥补自己曾经缺少的。就像原始社会以羊大为美,发展中国家以物质为美,其思维逻辑是同构的。
  
  二来,权利缺失让保障财富力量不足,促使国人更重视当下。国人拥有越来越多的财富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权利来保障,可是政治的进步落后于市场的发展,让人们觉得只有追逐更多财富才能保值。而且,计划经济曾粗暴地隔离国人和物质的接触,现在出现反弹也是社会常态。
  
  三来,权利不足导致新思想的生长土壤贫瘠,审美随之现实起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应该在社会文化层面有所回应,二者互相促进,才能让人们把自己当成社会财富的管理者和创造者,而不是拥有者。“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思潮,说明我们社会出现物质的巨人和思想的侏儒,都想做现“最现实”的拥有者。一个封闭的思想市场里,是不可能萌芽健康的价值观念,“最现实”只是其中一颗毒树之果。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说,人只有满足吃饱穿暖的需求后,才会有维护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最现实”之后就是自我实现过程。毫无疑问,继续发展经济,给予国民权利,开放思想市场,鼓励多元价值,人人成为财富的创造者和管理者后,才不会过度追求“最现实”的物质生活。
  
  文/赵查理

来源:红网

作者:赵查理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2/21/323157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