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控制北京人口规模,市场比市长管用

来源:红网 作者:赵查理 编辑:易木 2014-01-18 00:05:31
时刻新闻
—分享—
  1月16日,北京市人代会上,市长王安顺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深入研究控制人口规模的治本之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细化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切实把常住人口增速降下来。”数据显示,北京2012年人口达到2069万人,从2000至今,每年平均新增常住人口6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级市。(1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为了应对人口的无序和过度增长,北京拟用以政管人、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三种办法控制人口规模。换言之,北京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准备以“市长为主市场为辅”,利用政策提高人口准入门槛,让其感受到市场带来的经济生活压力,进而“逃离”。只是,这样逆城市化的政策,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其实,北京早已打着其他名义采取了上述手段:利用进京指标和居住证件限制进京务工人员,动物园批发市场准备转移到河北的环京津地区,强制清理群租合租把低收入者驱离市中心。但每一次外地人总是以更强势的人口数量反弹来证明政策的失败。
  
  其实,外地人口进京常住是资源市场、人才市场发出的“邀请”,就像巨石阻挡不了水流一样,人口控制阻挡不住人才流动。因为,北京常住人口持续爆炸性增长,就在于它集优质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虽然这发展模式屡遭诟病,但超大城市配置资源的能力突出,能够产生更多的工作生活机会。
  
  可惜,北京是一个只吸收资源而不流出资源的畸形市场,例如河北的水、电优先供应北京,但创造的利润却没有回报给河北,于是周边的张家口、承德等城市十分贫困。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城只能摊大饼式发展,河北很多城市都被戏称为北京的六环、七环。与其相比,上海的发展模式,则因遵循市场规律而少受人口规模困扰,因为上海的发展带动了无锡、杭州、嘉兴等地的发展,这种市场选择的卫星城很好地分流了人口压力。
  
  每次去北京,都被高高的房价、拥挤的交通、污染的空气震惊。毫无疑问,北京作为只进不出的封闭市场,根本消化不完这么多资源,只能这么低效浪费地运转着,于是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就很低,反而是市长代表的行政手段看上去更有效。但是,市长的决心再大,用行政手段控制人口也是以拳击水,这儿挡住了,那儿流出了。
  
  北京缓解人口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向京津冀乃至全国开放资源市场,这样人口就会随着资源的流动而迁徙,并通过卫星城模式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反之,只要还存在利用全国资源堆积的封闭市场,外地人也必然随着资源的停滞而常住北京。控制人口规模,市场比市长管用,浅显的道理比复杂的政策更管用。
  
  文/赵查理

来源:红网

作者:赵查理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1/18/325499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