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唯分数”说来容易做来难

来源:红网 作者:朴鲁 编辑:易木 2014-03-19 00:05:26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在接受独家专访时表示,分数决定一切,一考定终身,这是高考最大的一个弊端。(3月18日《中国经济周刊》)
  
  每年的6月初,高考都是当下关注的焦点,禁戒线、密封条、监控器……为保证高考的“纯净”,我们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将高考抬高到一个神圣的地位,任何事情遇到高考都要绕道。中国高校招生以高考分数为依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招生计划划定分数线进行录取工作,这一基本制度,一直被人诟病。诚然,中国考生众多,高考分数是唯一可视化、可量化的人才选拔标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才能做到基本公平,为了确保社会资源的基本平衡,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市的录取分数线不尽相同,有高有低,但是确实衍生出许多问题,并且愈演愈烈。
  
  其实,早就有人提出,“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并不可取,高考招生制度呼唤改革。甚至有人提出废除高考,认为高考冰冷而僵硬,它的存在导致中学过于偏重知识性、技巧性训练,而抹杀了学生鲜活的个性和特长,使得不少有个性特色的孩子错过了能够继续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在社会需求多元化的今天,“绝对公平“反而成了最大的不公平。
  
  “分数决定一切”确实存在种种弊端,高考也需要改革。但是,高考实行多年,并不是一场考试那么简单,它牵动着整个高中教育的全部阶段,高考实行多年,基础教育轨迹已经被高考引导,不少中学的课程安排、教学体系等等,都是依据高考而定,高考要考的科目占得课时相对较多,而高考不考的课程则形同虚设,或者直接被占用,有的学校甚至将课程压缩,攒出一年时间来专攻高考,而高考改革,正可谓“改一发而懂全身”,高考成绩做为每个学生基础教育的评判标准,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高考分数”已经成为一个标杆,不仅仅是衡量学生个人,更是老师、学校的考核标准,一个学校是否优秀,关键看学校高考的录取率,而一个老师是否优秀,也要看这个老师的班上一本录取人数有多少,名校上线有多少。有升学率,才有招生量,只有这样,单靠吃财政饭的学校和老师,才能有更多的额外来源来调动教学积极性。功利化的考核和评判,让学校抓升学率、老师抓成绩成为中学教育的常态,成绩好的学生倍受青睐,而差生则鲜人问津,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奔着升学而去,衡水中学就是这样的考核制度下催生的蛋,一切向着高考,把学生的做题潜力发挥到极限,其教育方式受到了不小的质疑和责问,但是就是这样一所中学,却成为全国诸多学校效仿的对象和追赶的目标,源动力就是社会默认的“好学校”考核标准。
  
  为了改革高考制度,国家也作出许多尝试。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考制度大的改革就有20多次,但是每一次,却都难以看到实质性的进展。作为高考制度的补充,“保送生”制度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却也应为频频爆出“弄虚作假”的丑闻;还有名目繁多的加分制度,却成为了不少特权家庭的专项优惠。2003年,呼吁多年的“自主招生“政策正式实施,部分大学享有自主招生权,但是关于这项政策“是否公平公正”的质疑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近期高考中“外语科目”的改革试水,也是引发争论声一片。
  
  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提出“通过其他方式来综合评价一个学生的潜力”,甚至可以考核一个学生的责任心,在高考招生中加入德育评价。这个初衷是好的,尝试从单一化的考核向多元化、全面化的考核转变,但是问题是以何种方式实现?问卷调查?心理测试?或者面试座谈?抑或是教师推荐?因为考核的对象是“品德素质”,这个既不能量化,也无法制度化,考核标准难以确定,和高校招生标准也无法挂钩,目前还是“空转”,无法落实。而且,这种标准不一而是的招生制度,如何能免除来自外界权力的干预和自身权力的寻租保持自主性?
  
  再者,综合水平、德育素质的考核是否就真的能实现公平,这也是一个值得人思考的问题。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尤其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城里的孩子享受到比农村孩子,尤其是偏远农村的孩子更多的社会资源,各种夏令营、各类培训班,许多有能力的城市父母都十分注重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家境不好甚至贫困的孩子却为学杂费发愁,哪里还有时间、费用去负担所谓的“素质锻炼”?城里孩子“见过世面”,说话落落大方,而贫困的孩子羞涩内敛,“才貌不出众说话欠玲珑”,如何会博得考官青睐?
  
  高考制度的各种弊病,是与时下的社会环境相挂钩的,不改变环境,只拿“高考制度”开刀,治标不治本,“不唯分数”也只能是说来容易做来难。
  
  文/朴鲁

来源:红网

作者:朴鲁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3/19/330058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