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彩礼的异化呼唤移风易俗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艾伦 2014-03-25 00:04:09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位于河北南部的邢台平乡县,邯郸曲周、鸡泽、广平、馆陶等县采访时发现,“找媳妇难”已成为农村男青年的普遍困惑。记者发现,由于“找媳妇难”引发的专业媒人“不择手段”谋利、女方对彩礼“狮子大张口”,以及暴露出来的农村传统婚恋观念令人堪忧。一些地方彩礼甚至要到了3斤人民币。(3月24日《中国青年报》)
  
  笔者有几个堂哥,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堂哥堂嫂们为了彩礼,通过媒人与女方家长进行了多轮“谈判”,那感觉,和在市场上做交易差不了多少。堂嫂们报怨如今女方都是狮子大张口,报怨彩礼钱的行情近几年涨得太快,报怨跟她们当年结婚时相比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经她们这么一提醒,我突然发现,论行情,如今的彩礼钱与她们当年结婚时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当年她们作为女方向男方提出的彩礼要求,也曾让堂哥们的父母们像如今的她们一样为难,也曾经有过同样的“讨价还价”。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打听一下我们的父辈,当年的他们也曾经为彩礼事情发愁过。而父辈的父辈,以及更早的某代人,都不曾绕过彩礼问题。
  
  虽然彩礼的谈判有些商品交易的感觉,但彩礼存在的目的,至少其最初的目的,并不是女方家长要从中赚取钱财。因为,彩礼通常是部分化作锅碗瓢盆床柜等日常生活用品,部分成为小两口的积蓄,羊毛是从大羊的身上转移到了小羊的身上,或者说,彩礼有作为一对年轻人开始独立生活启动资金的作用。这种作用,无疑是积极的。只是,如今彩礼已经发生了异化,不复其最初的目的。
  
  男女比例失调、大量女性流入城市、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都加剧了农村男性的择偶困难。但是,婚龄男性在彩礼问题上遇到的困境,城乡其实并无太大差别。如今很多地方的彩礼行情,相对于当时当地的一般家庭收入来讲,都是一项让人为难的、介于可承受和不可承受之间的开支。可是,只要男女存在婚配的需要,至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彩礼都将是一个长期的存在——就像其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一样。你可以把它称为习俗,也可以把它称为恶习,你可以对它表示欢迎,也可以对它深恶痛绝,但无法否认它的客观存在。
  
  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今天对它深恶痛绝的人们,将来却难免不成为让别人深恶痛绝的麻烦的制造者——这恐怕才是最可悲的。如何让彩礼单纯作为彩礼存在,作为一对成家的年轻人独立生活的启动资金存在,而不是成为某一方父母的负担而存在,才是当下社会应该思考的关键问题。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因为,当彩礼的风俗异化为恶习,如果不可遏制,不加改变,就一定会愈演愈烈,直至让每一个人都深受其害——不是当下受害,就是将来受害。
  
  移风易俗,说起来难,其实也容易。比如奢侈浪费、大吃大喝之风,中央一系列禁令一出,风气立刻为之大变。彩礼异化为恶习的现象,属于社会现象,当然不能指望中央禁令,但是,如果能够找到某个切入点,媒体加大宣传,有关社会组织加大引导力度,有识之士率先垂范,营造出一种以恶习为耻、以节俭为美的气氛,这种局面就一定可以扭转,恶习回归习俗,彩礼回归“礼”的最初目的,社会风气也会为之一新。
  
  文/张楠之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3/25/330558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