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马路上到处竖起的蓝色隔板,走惯了因为修地铁堵掉的不少马路,吸惯了扬起厚厚尘土的空气,时隔好几年,长沙地铁总算在长沙市民的期盼中到来。长沙地铁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出台了多个限制。
3月份,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长沙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征求意见稿)》最新的长沙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征求意见稿第七条中规定,禁止“在车站付费区和列车上进食”,违者任何乘客都可以进行劝阻,也可以向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或者公安机关进行举报。同时,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凡进入轨道交通车站、列车等轨道交通设施范围的乘客,禁止“在车站或者列车内乞讨、卖艺、拾废品、派发传单(广告),擅自从事销售活动或者招揽搬运物品”、“在车站或者列车内大声喧哗或者弹奏乐器、播放音乐干扰他人”。
2012年初,内地游客在香港地铁吃东西而引发的口水战,后期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场合道德”一词跃入人们视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公众建立起在公共场所的道德感,规范自身行为,这十分重要。这种道德感,一方面需要宣传和引导,在公共场所树立起大的广告牌、警告语、电子屏,甚至成立文明引导志愿者,以提醒和监督人们公共道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起相关的惩罚机制,对违反规定的不道德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这也能有效减少违规行为的出现。
其实,大多数公民都有公德意识,只不过有待加强。犯罪心理学上的“破窗理论”,沿用到地铁陋习上来看,如果一个人在地铁上乱扔东西,那么其他人也会将这个地方贴上“可以乱扔东西”的标签。久而久之,地铁就会变成“脏乱差”聚集地。并不是公众没有道德,而是因为缺乏管制和引导,所以地铁环境并没有被公众纳入到“场合道德”的范围内,不属于需要“遵守道德”的范畴。
对于长沙来说,由于地铁是新事物,以前并没有相关成文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这就更需要话大气力去做好文明创建工作。
首先,要正确认识地铁陋习,正视它们的存在。监管不可能做到没有漏洞,而由于城市正在发展之中,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有高素质,而应该了解到,有些人群由于融入性不足,或者说城市生活文化“学习”不够,要改变生活陋习,建立文明意识,需要有一段时间,不能因此丧失信心,认为“没救了”,甚至给整个城市扣上“文明落后”的大帽子。
其实,虽然惩罚重要,但是引导也重要。在引导、纠正过程中,固然要是非分明,但也要注意理性沟通。根据公共行为将人划分三六九等,出口伤人,恶意讽刺,是非常不理智的。港铁事件就是最好的教训。而在批驳地铁陋习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反思己过。曾经有某城市在曝光乘客爱在地铁乱扔垃圾的消息之后,有网友指出,该地铁很长一段都没有设置垃圾桶,乘客又不会将垃圾一直带着走,于是随手乱扔的“陋习”便出现了。
再次,惩罚机制要落到实处。《长沙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征求意见稿)》中虽然明令禁止了一些行为,但是也要提出相应的惩罚机制。惩罚惩罚,不能只有罚,一罚了之,虽然在当时有震慑力,但是时间久了,人流多了,非常难以保证效果。如何将“惩罚”二字发挥最大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例如让违反者站岗一小时等等。
文明城市,文明地铁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地铁来了,别让文明走了。
文/朴鲁
来源:红网
作者:朴鲁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