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受理”并不意味着“不监督”

来源:红网 作者:郭伏枥 编辑:艾伦 2014-04-25 00:03:40
时刻新闻
—分享—
  信访人应采用走访形式,到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上一级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对跨越本级和上一级机关提出的来访事项,上级机关不予受理。昨日,国家信访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据介绍,这是国家信访局针对类似问题首次出台系统化的专门文件。今年5月1日起,将实施。(4月24日新华网)
  
  为何信访人要越级上访?因为当地部门不给解决才越级上访,因为当地部门推诿扯皮才越级上访,因为对当地部门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才越级上访。
  
  为何信访人更相信越级上访?因为上级部门与地方部门没有利益纠葛所以更公平,因为上访过程被上级监督所以更公正,因为社会影响较大所以更公开公平。
  
  目前看来,越级上访更多的是以走访的形式出现,上访人千里迢迢向中央、部委递材料,然后这些部门再通知当地的负责人来接人,督促他们回去认真解决,并向上级部门上报处理结果。虽然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当地部门的手上,但毕竟通过上级部门给当地政府施加了压力。现在突然之间不再接受越级上访了,信访人心中一下没了底,感觉没有人再监督地方部门了。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对于信访规定了“六不受理”,但是书信、电子邮件、网上投诉等渠道仍然畅通,并且加强了对接访部门的督促,提出了诸如“60日内办结”之类的要求,规范了工作程序。不管越不越级,都将在上级部门的严格监督下,依法妥善处理信访问题。
  
  将问题化解在基层,这是看到了越级上访的弊端后,各地进京截访事件频发后,对于信访管理的一次改变。在保留甚至强化了上级部门监督的同时,采取更便捷,更高效的信访手段。这不仅进一步压实了有权处理机关的责任,而且为有权处理机关和来访群众指明了一条步骤清晰、要求明确的路径,引导群众变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多头上访为就地反映并解决问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信访成本和奔波劳累之苦。
  
  在规定不予受理越级上访的同时,国家信访局全面放开网上投诉受理,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查询办理结果。将来更是准备把来访、来信、来电、网上投诉等不同形式反映的信访事项,在网上统一流转,把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督办等重要环节,通过互联网公开,弱化接访职能的同时,强化自身的监督地位。
  
  不受理并不意味着不监督,实行逐级走访,上级机关腾出精力注重于督察督办、统筹协调。根本出发点在于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是限制群众信访权利,而是要更好地实现群众的权利。
  
  文/郭伏枥

来源:红网

作者:郭伏枥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4/25/333288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