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立国家信用体系怎能“只挑软柿子捏”

来源:红网 作者:杨浩军 编辑:艾伦 2014-05-06 00:39:45
时刻新闻
—分享—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上报国务院,近期将发布。根据规划,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实现了社会信用的全面覆盖;2017年,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5月5日《经济参考报》)
  
  建立国家信用体系能防范失信行为,规范我国社会发展秩序,其好处毋庸赘言。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让人看得高兴,以为终于可以重建我国社会信用。但再看实际操作却让人失望,光鲜亮丽的方案下是“只挑软柿子捏”的窘迫现状,是缺少政务、司法的半截子信用体系。
  
  政务、司法透明度差,是阻碍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块“硬骨头”,一直以来饱受诟病。此次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给提高政务、司法透明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但令人失望的是,建设者在这块“硬骨头”面前又一次退缩。建设工作的三个阶段对个人、商务方面信用体系建立做了详细的规划,但对政务方面在第一阶段只“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的方案”,第二阶段才“出台并实施政务诚信制度”,而对司法方面几乎没有提及。
  
  先啃“软骨头”,逐渐稳步推进建设工作自然没错。但是,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包括公共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对应我国的四大建设领域即政务和司法、商务、社会。从社会信用体系的全局来看,公共信用体系是影响社会全局的信用体系,建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的前提条件。公共信用体系可以规范政府行为,若不先建立之,则个人和商业信用体系可能被掌权者操控,变成新的权力寻租温床。尤其是在近年来我国政府公信力急剧下降、腐败丛生的情况下,首先建立公共信用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其他工作不同,避难就易是“只挑软柿子捏”的投降策略,注定一事无成。公共信用体系率先建立是成功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所以,必须先啃这块“硬骨头”!
  
  文/杨浩军

来源:红网

作者:杨浩军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5/06/334133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