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户对是传统的婚姻观,其基本内涵是婚姻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这一婚姻观之所以得到人们的认同,主要出于经济的原因。婚姻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夫妻两人总不能终生靠谈情说爱过一辈子。夫妻过日子,实实在在,既要有爱情,也在考虑柴米油盐、生儿育女、赡养老人等因素,而这些均与经济收入有直接的联系。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相关,社会地位高,经济收入自然不菲。如果社会地位低、经济收入低,肯定会影响婚姻的幸福指数。一些家庭不和谐、出现离婚,其背后都有社会地位低、经济收入低的影响。因此,讲求婚姻的门当户对,是实务的表现,无可厚非。
当然,对于那些社会地位高、经济收入高的择偶对象来讲,是否两情相悦,是首先要考虑的,而门当户对不是必选项,不是迈入婚姻殿堂的门槛。这意味着,是否门当户对,应因人而宜,具体分析,不宜简单地一概肯定或否定。
时代在进步,门当户对这一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是与时俱进的。对于年轻人来讲,所谓门当户对可能更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如,两人在对生活的态度看法上相近或相似,在文化观念上的趋同等等。萝卜白菜各有所好,只要两人看对眼了,就是喝清汤、吃粗茶淡饭,也无怨无悔,这也算是门当户对。
婚姻家庭从来就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门当户对观念的存在与变化,均有其现实的合理性。无论人们是否认同并恪守这一观念,目的都是寻找自己的婚姻幸福,只要幸福就好,其他的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何必对门当户对耿耿于怀、那么纠结呢!
文/于文军
来源:红网
作者:于文军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