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纾团队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受贿金额越多,受贿行为对大脑的刺激就越大。这一结果导致了外界的一部分人的讨论——是否可以利用药物或治疗方法来抑制腐败倾向?对于这样的讨论,舆论普通的反映是两个字:荒唐。
一些地方政府为遏制官员腐败,创新出了很多反腐招数,但这些招数有不少都很荒唐,比如做廉洁操防腐败,比如唱防腐败歌,比如抄书反腐败,比如上“廉政课”反腐等等。如今,又出现了“吃药反腐”,岂不让人“眼前一亮”?然而,腐败行为并非是精神病,而是官员在监督乏力下的一种习惯性行为,官员腐败的最大诱惑是钱权交易的低成本,这不可能是受药物控制的。所以,“吃药反腐”同样是没有任何可行价值的奇葩招数。
现在,研究员李纾否认课题与腐败、贿赂行为有任何关联,他认为这是媒体网友对研究课题的误读,这让“吃药反腐”有了正本清源的认识。虽然工作误读了“吃药反腐”,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共对官员腐败的关切。十八大一来,中共中央加大反腐力度,一大批省部级的腐败“大老虎”纷纷被猎杀,让民众看到了政府反腐败的决心。不过,打“老虎”见奇效,拍“苍蝇”却没多大起色,这令基层民众忧虑。再者,这些打“老虎”的反腐功绩多半来自也中央派往各地的巡视组,而常识告诉我们,反腐败要靠我们既有的反腐机制,而不是运动式的反腐运动。因此,行之有效的常态化的反腐机制,才是民众最期待的。
如果真有那么一种药物,官员食下之后能直接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让他们对腐败有呕吐般的厌恶感,这岂不是不任何反腐制度反腐措施更好吗?可以这样说,正是民众有了对政府反腐的常态化有效化的期待,才有了“吃药反腐”受热议的误读,也体现了公众对反腐败的恨之深。我们不必对“吃药反腐”的误读耿耿于怀,我们有理由相信,民众对腐败的关切,就是政府强力反腐的巨大动力。
“吃药反腐”说引发公众关注并非是坏事,“吃药反腐”的神话,让我们坚定反腐关键还应靠制度的决心。因此,我们相信,政府必定会回应公众的关切,完善既有的反腐机制,让它切实成为官员腐败的照妖镜和防火墙。
文/黄齐超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