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新闻源保鲜期的规定,不同的媒体都有各自的标准和定位。媒体规定两天以内的“新闻源”才能保鲜,这无可厚非。曾经听过专业人士谈新闻源的问题,网络时评提倡当日评论是正常的,有的网络快评更是提倡“即时评论”,新闻报道后两三个小时内的评论容易上稿。当然,也有的网站在时限上放得比较宽,三天以内的新闻皆可。
但是,笔者这篇文章主旨不在于讨论网站方面的规定,而在于新闻源本身的“保鲜期”究竟应该是多久。笔者以为,总体上说,时事评论的反应越快越好。但是,是不是第一时间写出的时评作品,就一定是好作品呢?我们不完全排除的确有这样的时评天才,但是,即便是你反应再快,做好即时评论也是有相当的难度的。时评虽则讲求时效性,但一味地求快,难免也会产生粗制滥造和浮躁的作品。
有的新闻,有可能持续一周都是热点,有的新闻事实,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反复。比如说存在失实报道,甚至于虚假新闻,两三天内舆情有可能急转直下。对于这样的情况不宜盲目下笔。再者,作者往往需要等到新闻产生一定“沉淀”之后,才更有可能产生比较理性、客观的想法,“沉淀”之后写出的时评,才能更多地摆脱时评人“条件反射式”的褒贬,和某种情绪化的表达。
可见,新闻源“保鲜期”究竟应该为多久?一天?两天?还是三天?恐怕不能一概而论。就网络时评来说,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以为,对于三天以内的热点新闻,只要能写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且有独到见解,能够自圆其说,还是可以考虑的。当然,前提是不能挤占了时效性更强、水平更高的稿子。否则,对于所有的评论“一刀切”,难免也会存在某种傲慢与矫情。
同时,笔者比较同意这位作者的看法,评论有其“时间上”的保鲜期,同时还有一种“内容上”的保鲜期。只要文章本身有观点、有新意、有独到之处,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同样不该简单地被视为“过期”。本着文章的质量考虑,笔者对于简单地“以时间评判新鲜与否”不以为然。
文/胡文江
相关链接:抱歉,“过期”的稿子我们不用
来源:红网
作者:胡文江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