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官方“63年来最严重夏旱”的定性昭示了这场旱灾的严重程度,但由于干旱不像洪灾、地震、泥石流等强瞬时灾害,瞬间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能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事实上,旱灾这种“慢性病”波及面积更广、抗灾难度更大,如果一开始不做好准备,灾害中不严肃对待,甚至还选择性忽视,就会造成如此次河南部分基层救灾不力的情形。河南旱灾已持续数月,但面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府服务决不能也跟着“干涸”。
河南部分地区被指责救灾不力,主要表现在对百姓的饮用水保障和财产(主要是土地上的庄稼)的救助不力。以干旱最厉害的平顶山农民的饮水为例,农村出现34.68万人饮水困难,但一方面供水、送水时间短、量不足,有的偏远地区根本没有照顾到,特别是一些农村只剩下老弱妇孺,无力到远处拉水,才会有78岁的老太太不得不下到3米深的水井里“刮”水了;另一方面,救灾资金不到位,农村要从深机井中抽水费用高,很多家庭无力承担,这时候民政部门、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就不能缺位。
政府在救灾中的缺位还表现在面对灾情的不作为。河南干旱迄今已达三个多月,很多地方如果不是媒体的介入,把灾情图片发到网上,根本不会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甚至更令人讶异的情况是,据不少灾区的民众反应,县乡领导救灾如同走过场,拍完照录好像即走,承诺送水、安装饮水配套设施等均“人走言散”,最后抗灾的重任依然落在百姓自己身上。
面对灾难,群众需要自救,但是政府部门更应该为救灾提供必要的服务。提供机井抽水设施、为偏远地区送水、为灾区募捐、呼吁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为灾区伸出援手等,政府能做的、需要做的很多,如果处理得当,不可能造成如此惨重的后果。
当前,政府救灾服务“干涸”绝不仅仅存在于河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也曾有类似情况,2010年云南也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当时部分基层政府的救灾不力同样受到质疑。说到底,如果官员把救灾当成一种任务甚至是政绩,那拍照走过场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灾情关系着民生,政府理应有一套完整的救灾方案,更需一套责任追究措施,对领导不力、指挥不当、措施不到位而造成抗旱救灾进展缓慢的责任人,必须有严厉的处罚。政府服务,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任何时候都不能“干涸”。
文/梁云风
来源:红网
作者:梁云风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