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情感·文学之漫谈

来源:求是网 作者:李飞 编辑:程赛 2014-08-15 10:07:55
时刻新闻
—分享—
  科技是个好东西,但同时也是坏东西。科技改变了生活,生活也因科技而变得更精彩。不过,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愉悦时,往往忽视了其负面影响,其中不得不提的是造成了人类情感的淡漠。拿古今对比,古人重感情,伤离别,盼重逢,即便是男人分离都依依不舍,“不及汪伦送我情”,更别提“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估计现在的女生很难找到这种感觉了。这也不难怪,毕竟古人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现在人是说走就走,转身挥一挥衣袖就消失在墙角。
  
  我们所处的时代,绝对是个伟大的时代,但同时也是无所适从的时代。伟大是因为这个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时期,文明最鼎盛的时期;无所适从是因为人们丧失了主动的选择,而更多是被动地被层出不穷的科技潮流所裹挟,所慢慢改变,而且是身不由己,就像漂流在滚滚江水中的一叶扁舟一样。从慢慢地不再写信,到慢慢地不再发短信,到不断刷微博,不断刷微信朋友圈,当人们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沉迷在各种段子、心灵鸡汤的时候,得到的同时,也在慢慢失去,也许文明其精神了,但不再野蛮其体魄;也许独乐乐多了,但众乐乐少了,君不见,拿着手机独自在那傻笑的人多着去了,当然,许多傻笑的人背后,往往站着一个无奈甚至哭泣的人。
  
  失去的不仅是这些,还有对情感细腻的追求,这是文学的必然要素,但凡为文,都需要倾情投入乃至心无旁骛,而文学创作尤需要摆脱现世纷扰,如遁入空门一样潜心冥想,意境神游,而且少不了虔诚与执着,就像雨果笔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日复一日。可惜科技所带来的纷扰已经喧嚣了尘世。现代不乏大家,乏的是大师,更不提文豪了,古人能即兴而作七言绝句,而现代人憋半天都憋不出来,虽说这与文学和语言的变革形式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人缺乏古人的那种才气。许多人心为物役,为名利所困,心里追求的是精致的生活,以及精致生活所不可或缺的房、车和各种高科技产品,为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牺牲了应有的闲暇,没有闲暇去深入观察与思考,也就很难有文学创作所需要的细腻情感。而古人很简单,一箪食,一瓢饮,有一草房遮风挡雨,有一琼浆对酒当歌,足矣。所以有大把的时间去“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要换做现代人简直是“不堪其忧”,但古人是“不改其乐”。
  
  所以科技在大幅进步,文学在慢慢退隐,这是全球现象。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豪辈出,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就大为减少,现今可称道的屈指可数。中国的情形也大抵如此,从诗歌的地位就可窥见一斑。在各种段子漫天飞的时代,为工作和生活而劳神费力的人们,已很少有那种闲看云卷云舒的心态来欣赏诗歌了,尤其是那些成天为生计而担忧而奔波的人,更难有风花雪月的情怀。文学已经过了那个“供给创造需求”的时代。遥想当年张恨水,创作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风靡全国,倾倒男女无数,每天同时给七八家报纸创作不同的连载小说,救活了多种报纸,晚上各报纸的编辑都聚集在他家门外,挨个等着他写完续篇拿回去第二天出版,出版后立即销售一空。在iphone、pad盛行的时代,这样的场景,很难见到了。
  
  只能说,我们改变了科技,科技也改变了我们。
  
  文/李飞

来源:求是网

作者:李飞

编辑:程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