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
不久前,被网友称为“蹭饭书记”的董桂林火了。
董桂林是河南周口鹿邑县生铁冢镇范庄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从今年年初,他在网上发布了一系列捧着碗筷到村民家中“蹭饭”的视频,立刻引发全网关注。
当下,不少大学毕业生从“校园门”踏入“机关门”,开启全新的职业生涯。当曾经的彼岸变成脚下的此岸,才发现“岸上”既有阳光雨露,亦有新的风雨。
现实中所面临的困难,再也不是行测题本上四选一的纠结,也不是申论答题纸上为了凑够字数的烦恼,更不是面试情景模拟题中虚拟的场景。而是听不懂方言时的尴尬局促,是难以把握群众需求时的手足无措,是打不开工作新局面时的抓耳挠腮……对于这群尚未褪去学生气的年轻干部而言,不妨接过“蹭饭书记”的“饭碗”,学习他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
脚底多沾泥让心中更有底。正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抱着“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的觉悟,主动融入群众生活场景,才能看到实情、听到真话、发现问题。正如董桂林挨家挨户走访,名义上是去“蹭饭”,实则是在准备一顿调研、慰问、陪伴的“贴心饭”,将老百姓家的饭桌,变成倾听民意的最佳场所。通过主动上门“蹭饭”,既能及时掌握乡亲们的生活情况,又能摸清道路、桥梁、宅基地等具体的民生问题,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更有底。
以时时关心换得百姓真心。常言道,老百姓心中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只有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上、落在实处,才能真正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蹭饭书记”的走红,既在饭桌露真情的融洽干群关系里,更在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赤诚初心中。每次前往村民家蹭饭,董桂林都不忘带上自己的“饭票”——面粉鸡蛋牛奶等慰问品。饭桌之外,为村里大爷配备助听器等暖心举措,也是这位“蹭饭书记”能够被村民认可的关键所在。年轻干部也应当明白,老百姓家长里短的具体诉求中,藏着赢得他们真心相待的不二法门。
不忘来路方能走稳未来路。唯有不忘来时路,才能不断校正方向,真正做到行稳致远。董桂林在走红后,没有将流量归功于个人的努力,而是坚信这是村民们共同汇聚的成果,更没有被流量冲昏头脑,而是尽力将流量红利灌溉到每一位村民。在董桂林的短视频账号橱窗里,有不少鹿邑当地特产,蒲公英茶叶、烤鸡蛋、芝麻盐、优质小麦粉……在帮助村民们销售农产品的同时,他也始终不忘初心,承诺产品利润归村集体所有。相较之下,一些蹭“蹭饭书记”流量的模仿者,心中唯有自己的流量生意,只算经济账,不算民心账,吃相如此难看,栽跟头也就不可避免。
“蹭饭书记”的白瓷碗并不精致,却装下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可贵实践,以及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年轻干部所寻求的工作门道,或许也并不复杂,把“常走乡间道,多敲百姓门”的工作箴言,变成工作中的亲身实践,答案或许就在其中。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陈奇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