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一老外乘客在地铁上晕倒,因为有人喊出事了,前后3节车厢的乘客10秒内逃光。上月18日同样发生在地铁上,一女乘客的手机突然冒烟,有人说着火了,有人说爆炸了,乘客们立即从多个车门慌乱逃出。
因为突发事件而引起乘客惊慌而逃,极易引发拥挤、踩踏、推搡、摔倒、物品遗失等次生灾害事故,其严重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事件本身。两起地铁乘客遇到突发事件惊慌逃跑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乘客遇到突发事件为什么要惊慌而逃,究竟怕什么?
笔者认为,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乘客之所以惊慌而逃,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一是怕惹祸。春节晚会上的“扶不扶”小品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扶不扶”案例,已经让人对扶人的道德善举心生惧意,不得不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出于热心肠,伸手去扶,万一被赖上了怎么办?被讹诈了怎么办?谁来作证?谁愿意出来作证?还是逃离现场为妙,只要不在现场,既可逃避见义不为、见死不救、见难不帮的道德谴责。也不会因为伸手扶一把、帮一下而惹祸上身,吃不了兜着走。
二是怕灾难。贪生怕死,远灾祸,保安全,此乃求生之本能。灾害事故发生后,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赶快逃,赶快躲,越快越好。车厢内发生突发事件,作为乘客,第一反应也肯定是怕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保命要紧,赶快出逃。对此,我们确实能够理解。但是,他们却忘了,因为自己的紧急出逃、争先恐后、慌乱无序,可能引发更大的次生事故。
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地铁内的乘警、乘务员、安全员、列车员等,应第一时间查明事件原因,弄清事实真相,并且第一时间通过广播喊话,向乘客解释说明,安定人心。如果是发生乘客晕倒、生病、昏厥等事件时,身边的乘客应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本着助人为乐的道德善念,伸手扶一把,然后向工作人员求助,寻找医生帮助。如果确实发生了危险事件,可能危及乘客生命安全,应采取紧急措施,由乘警现场疏导畅通通道,保护乘客依次有序下车,尽力避免惊慌无序,发生拥挤、踩踏、摔倒等事故。
此外,乘客遇突发事件惊慌而逃也提醒我们: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应重视对群众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学会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特别要注意保持冷静理智,切勿盲目跟风,误听误信,以讹传讹,制造混乱,引发事端。
文/刘运喜
来源:红网
作者:刘运喜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