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明出行,家长应当好孩子的导师

来源:红网 作者:刘和平 编辑:夏熊飞 2014-10-01 00:04:28
时刻新闻
—分享—

  不少孩子在学校行为习惯不错,说话文明,对人彬彬有礼,爱护花草树木,很少随便乱丢乱扔。然而,一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就判若两人。到景点游玩,摘花折枝损草习以为常。外出脏话能够脱口而出,碰上需要排队可以毫无顾忌往前挤,果皮纸屑可以随便抛洒,随地吐痰显得很平常,甚至大小便也可以不找洗手间。
  
  为何孩子的素养校内校外有天壤之别?笔者认为关键是我们一些家长没有当好孩子的导师,不仅难以以身作则,对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听之任之,有个别家长甚至怂恿孩子不文明,对孩子的一些不文明习惯还表示一种赞赏。
  
  只要我们留意一些家长带领孩子外出的情景,就不难发现这样的家长并不鲜见。有人不小心碰撞了孩子,孩子出口就是“瞎了眼”,对孩子的不文明话语不仅不纠正,还会前去理论,为孩子助威。如此教育孩子,孩子怎么能够做到话语文明?孩子挤上公交车,快速抢占了座位,家长对孩子缺乏礼让行为不仅不批评,还会赞美孩子很机灵,如此赞美,孩子怎会不去抢座位?孩子乱丢乱扔,家长见怪不怪,很少要求孩子将扔掉的垃圾拾起扔到垃圾桶,也很少见家长就事论事进行环保教育,让孩子受到教益,家长如此淡看孩子的不雅行为,孩子怎能树立讲公共卫生习惯?孩子践踏公园草坪,采摘观赏花木,家长很少制止,相反还会用相机、手机捕捉孩子快乐的瞬间,家长如此对待孩子的行为,孩子怎么会去爱护花草树木?
  
  更有甚者,一些家长还用自己的行为艺术为孩子树立负面形象。比如与人发生纠纷,会满口脏言脏语,脾气暴躁的甚至会动手动脚;遇到需要讲究先来后到秩序的时候,一些家长可以置众目睽睽不顾,尽显猛男猛女“风采”;瓜皮果壳零食包装袋之类,可以随手丢弃;禁止喧哗的地方,家长可以亮开嗓子吼叫;外出旅行休闲,家长可以随心所欲,完全可以不顾公共游戏规则。更有甚者,有的家长还会私下激励孩子去干不文雅的事情,并对如期按家长意愿完成了“任务”的孩子竖起大拇指。这样家长带着孩子外出,与其说是助力孩子成长,还不如说是消弭学校的养成教育。
  
  当学校不遗余力开展养成教育培养孩子文明素养的时候,作为家长毫无疑问要当好孩子课外的老师。作为家长,对于自己的身份应该有深刻的认识,那就是不仅是为孩子提供衣食的父母,而同时应是孩子的好老师。将门之下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仔啃米桶,这是几千年人们总结宝贵家庭教育经验之谈,虽然话语有些绝对,但蕴含的家长作为孩子人生导师的意义却不可小视。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如果仅将自己当做孩子的衣食父母,而不视自己为孩子成长引路人,品行素养的导师,那么,孩子的品行素养很难达到社会的期望。
  
  前不久国家主席出访南亚,曾对我们文明出行寄托了很高期望,朴素的话语中也透露了对国民素养的担忧。外出旅行是检验国民素质高低的试金石。十一国庆长假周,必定有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外出旅游观光休闲。但愿我们带着孩子出游的家长,能够成为孩子素养的好导师,能够为学校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助一臂之力,让孩子延伸学校的好习惯,摒弃不文明陋习,还我们干净整洁美丽的环境,温馨和谐的家园。
  
  文/刘和平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刘和平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10/01/348291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