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外消费热,价差不是主因

来源:红网 作者:乔瑞庆 编辑:夏熊飞 2015-03-08 00:03:15
时刻新闻
—分享—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回答记者关于“海外消费热”问题时谈到,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国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人民币。他认为,形成这样一个境外消费形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价格的差价。(3月7日人民网)
  
  如果用一个字来表现国人的海外消费热情,那“扫”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论去欧美,还是赴日韩,哪怕是东南亚国家,中国的新富人群都习惯并陶醉于用“扫街”的方式体验购物休闲的乐趣。仿佛没有一番拼杀和争夺,不足以体验获得的快感。“扫货”成为了中国新富人群海外购物的独特表达。当然,没有足够经济实力走出国门的工薪阶层在羡煞之余,也不甘落于人后,偶或拿海外代购解解渴,弥补一下心理的缺失。海外代购自然也是海外消费热的余温。
  
  是什么让国人对海外商品如此钟情?高虎城部长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价格差,并解释了形成价格差的三个因素:关税、流通成本和价格歧视。价格当然是原因。同样的商品,价格低一点,需求量就会大一点。但如果作为主要原因,似乎有点牵强。如果价格差是主要原因,国内外市场价格差价所提供的套利机会,会吸引众多商家进入,随着进入者的增加,彼此的竞争会让利差日渐缩小,直至进入无利可图。最后差价部分只能是必要的关税和必需的物流成本。
  
  考虑到交易的跨国性和交易的远距离,这部分价差是不大可能消除的。这部分差价基本上可以和消费者远赴海外购买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以及自己携带商品的成本相当。消费者再亲赴海外购物几乎无法从价差中获得好处。这就是说,市场的自发调节会让价差降低到合理的均衡水平。这个水平的价差也许能催生零星的、个别的海外购物,但不足以导致海外消费热。
  
  即使短期的不合理价差存在,但长期看这个价差一定会在市场的作用下消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差只能是促使海外购物的短期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海外消费热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消费对象从奢侈品到日常生活用品,几乎无所不包,甚至于马桶盖这样的东西也唱了一次主角。把一个短期性因素看做一种形成现象的长期性原因,显然欠妥。
  
  诚如高部长所言,形成海外消费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非要找主要原因的话,我倒觉得中国制造品牌国际竞争力的孱弱和国民商业能力的自信心不足更有可能是主因。前者是现状,后者是现状所导致的对未来的悲观。这可从对日本马桶盖的热议中看出端倪。先是对马桶盖人性化和智能化不吝溢美之词地赞扬,后是努力证明马桶盖在中国制造。前者不过是说我们的商品不如别人,后者则不过是自愧不如之后的自我安慰。
  
  马桶盖在中国制造,就是从技术上说中国也可以生产出像日本那样的马桶盖。可是生产出来又如何?谁买?国人对国产品牌信心的丧失让国产品牌“出师未捷身先死”,谈什么国际竞争力?反过来,没有国际竞争力,国人更对国产品牌更没信心,怎么会不去海外购买“品味”?二者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了死循环。海外消费热就是品牌不强和自信心不足相互作用的结果。
  
  文/乔瑞庆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乔瑞庆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3/08/361781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