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省将实施居民殡葬基本服务政府买单制度,从根本上防止“死不起”现象发生。免费项目包括遗体接运(普通殡葬专用车)、遗体火化(普通火化炉)、骨灰寄存(不少于1年或海葬、树葬)以及遗体消毒、遗体存放(不超过3天)、遗体告别厅租用(小型告别厅)、骨灰盒(盅)(简易标准型)等项目。(3月10日《南方都市报》)
广东省的殡葬基本服务政府买单政策,是人性化的,也必然会收获当地居民的掌声,而且这种掌声会是热烈的。只要你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你愿意按照政府的要求殡葬,政府就为有此诉求的人承担费用。不要花钱了,不再“死不起”了,当然会赞成。
政府为“死不起”买单虽然是好事,问题是,殡葬服务业的乱象解决了吗?不能让殡葬服务业的“宰人刀”,不宰百姓了,就直接把刀子对准了政府。换言之,无论是谁拿的这笔费用,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政府为“死不起”买单的资金,其实还是全民资金,百姓不出钱了,政府出钱了,无非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事情而已。政府的钱不也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吗?
无论是政府买单,还是百姓买单,这都牵涉一个问题:殡葬服务业的价格是不是改邪归正了?是不是价格合理了?是不是不再宰人了?即使,政府买单的这些殡葬基本服务项目收费降低了,那也不应该是终点。政府提供的免费项目,都是当地最简单、最便宜的项目。这些都是为“死不起”的人提供的。问题还在于,除了这些基本项目之外,殡葬服务业还有其他项目,这些项目就是留给“死得起”的人选择的。这些项目的收费又会如何?很显然,这些不属于“基本项目”范围的项目收费,还是居高不下的。难道“死得起”的人,就活该被殡葬服务业的“宰人刀”捅得鲜血淋淋?
殡葬业的“死不起”乱象,是全国性的,这种情况的存在,其实还是源于一个原因,殡葬业其实和中石油、中石化一样,基本上属于垄断经营状态。这些单位都是民政部门的产业,是他们赚钱的载体。由于是垄断经营,也就有了惟我独尊的骄傲。我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笔者居住的地方只有一家殡葬服务机构,就是官方的。而我们这个地方接壤的地方是另一个县的殡葬服务机构,也是官方的。两地的价格悬殊明显,我们当地一些居民距离外地的那家殡葬机构很近。由于价格的问题,距离的问题,一些居民选择到外地的服务机构。而我们这的殡葬机构不高兴了,开展了查处工作,强制居民必须在本地火化遗体。说白了,这还是利益给闹的。
殡葬服务业的改革,目的应该是即使政府不买单,也要让老百姓能“死得起”。在为百姓买单的时候,我们需要问一问,殡葬业的价格乱象解决了吗?让价格回归到合理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谁的钱不是钱?百姓的钱是钱,政府的钱也是钱。
政府买单,不是化解“死不起”的终点。引入市场机制,或许才能真正化解“死不起”的伤痛。
文/郭元鹏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