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企业帮工商联盖楼,工商联用什么回报?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司马清 2015-05-02 00:03:52
时刻新闻
—分享—

  4月30日,南方航空、东风汽车、全国工商联、中国联通、中石化等7家被巡视单位相继公布整改情况。全国工商联通报了“新建办公楼存在违规问题”的整改情况。称:新建办公楼项目超投资概算1672万元。为解决2600万的建设资金缺口,接受3家民企捐款2200万元,接受37家单位和个人捐物估值1225万元,目前未发现个人非法谋取私利的现象。(5月1日《京华时报》)
  
  关于工商联接受企业、单位、个人捐款捐物修建办公楼的问题,巡视组有一个定性,叫“违反国务院《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相关规定的行为”。这个定性应该是准确的。单就事件本身来看,就是工商联借助自己手中的职权,向这些单位和个人收取建设办公楼的费用,而国务院有《禁止向企业摊派崭新条例》,工商联的行为也就违反了这个规定。
  
  但是,在笔者看来,其实事情并不会如此简单。这牵涉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工商联的办公楼是不是超标的。既然,工商联的办公楼在建设的时候超过了投资概算的1672万元,就说明其投资应该是超范围的。当然,既然盖楼的造价只是预算,只是概算,在具体建设中当然就不可能完全与这个数字的投资是一样的。但是,也是会用两种结果的:其一,钱没花完,比概算节约了;其二,钱花多了,比概算的超支了。问题在于,为何所有单位在修建办公楼的时候,都没有出现钱没花完,而却都不约而同的钱花多了呢?难道当初的预算和概算,都是本着极度节约的精神进行的?
  
  既然是超过了概算,也没有问题,问题是当概算超过了1672万的时候,工商联的办公楼必然有超标建设的嫌疑。还不仅如此,他们实际的钱款差距是2600万元。也就是说,即使按照最初的预案,资金都是不够的。老话说,有多少钱办多少钱的事情,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工商联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让新办公楼的规模再小些,要盖房子了,自己兜里有没有钱不知道吗?
  
  在我看来,对工商联接受捐款捐物盖楼的事件调查,还有点片面了。这绝不仅仅是摊派费用的问题。而是企业帮工商联盖楼,工商联给企业什么的问题。工商联虽然不是监管部门,没有执法权,没有政策权。但是,工商联这个组织也是很特殊的,其依附于权力体制之内。没有执法权,他们也能给企业穿小鞋。没有政策权,他们也能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试想,企业捐了这么多钱之后,工商联必然会是“吃人的嘴软”,就会因为“拿人的手短”,帮助支援自己的企业、个人行方便、捞好处。这就是“墙内损失墙外补”的道理。
  
  笔者以为,既然巡视组发现了问题,就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应该彻底查清楚事件表象的背后:企业帮工商联盖楼,工商联用什么回报?这是不是会有某种交易在里面?
  
  文/郭元鹏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5/02/366741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