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家标准委发布中国首个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后,13日,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称,校服的生产和采购均应执行国标,学生可以自愿购买校服,也允许学生按照所在学校校服款式、颜色,自行选购、制作校服。(7月14日《京华时报》)
自国家教委于1993年下发《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以来,校服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的标配。但是,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推广的校服,往往只追求校服的整齐统一效果,忽视了校服作为服装应当具备的美感。这导致当下国内学生校服普遍长的比较丑,缺乏青少年追求的个性、舒适度,远不如民国时期的校服有美感,更不要说与日韩国家的校服比美了。结果就是学生普遍不愿意、不乐意穿校服,把穿校服当成一种很丢人的事,只不过迫于学校的压力不得不穿罢了,笔者当年也有这种想法。
另一方面,更严重的是,学生统一购买校服,钱没少花,但穿在身上的校服质量普遍不太好,劣质校服、“毒校服”丑闻事件频频发生,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010年9月公布的对全省校服进行的质量抽查结果显示,近半数被抽查的学生校服产品不合格。究其根源,校服采购环节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约束,存在不小的猫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者往往收受贿赂,花高价买便宜校服、劣质校服,校服成为领导干部腐败和敛财的工具,饱受社会批评。比如广东河源市紫金县教育局原副局长蔡志涛因利用职权之便,让家人垄断该县校服供应8年之久,据测算,这家校服“父子店”在8年间敛财或可过亿元。
教育部等部门出台新规,学生自愿购买校服,也允许学生家长根据学校公布的校服款式、颜色,自行去服装店、裁缝店选购、制作校服,实质上意味着学生可以“私人订制”校服。这就打破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垄断购买校服的渠道,给学生在购买校服上享有更多的选择权。一旦学生家长认为学校统一购买的校服不划算,并非物美价廉,那么很可能选择自己去裁缝店给孩子定制一套质量较好、价格也适中的校服,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没办法从中谋利,断了校服定点、定商标产生的腐败财路。另一方面,学生或者专业设计人员参与校服设计,这让校服在设计上除了考虑整齐统一因素之外,还考虑到校服的美感和学生对个性的追求,能让中国式校服有机会穿出“时尚范”,更显青春活力。
总而言之,学生“私人订制”校服,让学生享有最大的话语权、选择权,压缩了校服采购的腐败空间,倒逼校服采购走向阳光化,祛除里面的猫腻,让校服采购更加公平、公正、合理,校服设计更顾及学生的感受和美感,让孩子们尽可能的花最少的钱穿上质量较好、学生更喜爱的美丽校服,一举两得。
文/张立美
来源:红网
作者:张立美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