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人相送”还是少一些的好

来源:红网 作者:高传文 编辑:夏熊飞 2015-07-22 00:04:15
时刻新闻
—分享—

  排长队、拎鸡蛋、喝米酒、相拥涕泪……日前,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火了,原因是他在赣州离任前,得到了上千人的送别。针对网友的关注,多名送别者告诉南都记者,送别是他们得知史文清离开时间后自发组织的,目的是表示感谢。(7月21日《南方都市报》)
  
  在古代的时候,如果离任的地方官是个清官或者好官,地方上的乡绅、百姓为了表达挽留之情,就会送上一种叫万民伞的东西,甚至攀辕拦轿,上万民折请求上级将其留任,这无疑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是后来,这事就成了一种惯例,不管清官、贪官,只要地方父母官离任,当地官绅都会送万民伞,甚至有贪官公开索要万民伞,装点门面。凡此种种,终于让万民伞这一事物臭了大街。
  
  到了现代,万民伞这东西早已被人民被丢进了历史博物馆,但是其思想体系却并没有断根儿,仍然传承得井然有序,时不时见诸报端网络的“千人送别、“万人送别”,就是万民伞的一个表现形式。当然啦!这戏码儿,有演的好的,也有演不好的。
  
  最近一个演砸了的例子,就是吉林松原市委书记蓝军。在“千人送蓝书记”热闹场面中,一群身着黑西装、白衬衫的干部“群众”,手拉“蓝军,松原人民的好儿子”、“蓝书记,我们不愿您走”横幅,很是引人注目。结果呢,三年后,“千人相送”的好书记蓝军因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凡是“千人相送”的官员就一定不好。史文清书记这些年在赣州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他对老区群众情真意切,与广大干部结下深厚的友谊,特别是始终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中,对民生事业用心最真、用力最多,千方百计解决困难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住房、吃水、用电、上学、治病等难题,确实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笔者想说的是,这种“千人相送”场面,如果没有人组织,没有提前走漏消息,是很难出现的,比如说书记市长们离开的具体时间是怎么传到千家万户的老百姓耳朵里的。
  
  在2013年春节期间,大同曾经“千人相送”大同原市长耿彦波,后来甚至引发了市民签名、游行活动。但有人调查后认为,这一活动是一些工程队和开发商组织的,他们担心耿彦波的离任会影响自己的经济利益,所以鼓动那些担心耿彦波走后,留下大量的“半拉子工程”的回迁户们参加签名挽留他。也有人认为,确实是大同市民确实感受到了耿彦波五年工作的成果,尤其是在环境改善方面,所以舍不得他走。不管怎么说,房地产开发商在其中的组织作用不容小觑。
  
  这次的“千人相送史书记”也是一样,虽然赣州市宣传系统工作人员称,并未公开通知,群众是从史书记在赣州居住地附近的居委会得知离开时间,最终决定组织送别的。但是,一个居委会的覆盖面积能有多大?这里可有群众是得到消息后,坐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赶来送别;更有群众是提前一天赶到赣州,在宾馆住了一夜,然后才在早上5点多赶到现场的。客观的说,在这个时间点——早晨6点,在这个地点——赣州市区,如果史书记想悄悄地走掉,那是绝对没问题的,之所以没有悄悄走掉,估计是因为他舍不得赣州人民吧!
  
  俗话说的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但这种“口碑”与“夸奖”,应当出自群众自发的内心,比如说人们不会忘记小岗村群众三次签名挽留沈浩的故事,也不会忘记上万兰考老百姓哭送他们的好书记焦裕禄的动人一幕,更不会忘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与之相反,如果靠面授机宜或自导自演才换来民声赞誉,那只能徒增笑耳。所以说,这样的千人送别,还是少一些的好。
  
  文/高传文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高传文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7/22/374424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