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灾难新闻发布会不宜使用模糊词语

来源:红网 作者:桂全宝 编辑:刘艳秋 2015-08-22 00:11:38
时刻新闻
—分享—

  天津“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让天津这座“没有新闻”的城市成了新闻风暴中心。新闻发布会本是政府与媒体及民众沟通的桥梁,然而天津有关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措辞用语特别是模糊用语,不仅没有起到释疑解惑的功能,反而为不实流言创造了发酵空间。灾难发布会的规范用语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官员的重视。
  
  截至20日下午4时,天津官方已举办了11场新闻发布会。纵观这11场发布会,除了现场莫名中断、记者提问环节不直播备受诟病外,现场官员回应提问用语也成众矢之的:“不清楚”“不知道”“不掌握”“下去问一下”“找同事核实”成了关键词。特别是第10场发布会回答污染物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影响的提问时,环保局长竟然连用数个模糊词语——“一些污染”“一定影响”“略高一些”“不会产生非常明显影响”,这些模糊词语不仅让媒体及民众感觉不太专业、不太严谨,而且容易引起敷衍塞责打太极拳的负面遐想。
  
  模糊词语和准确词语是语言学中的一对矛盾对立体。模糊词语由于具有无限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给读者提供审美再创造的广阔空间。而准确词语由于表意准确、指向明确、严谨周密,在科学、工程、法律、政策等领域准确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两种词语都有明确的语言应用环境,使用不恰当,效果或将适得其反。
  
  就新闻发布会而言,如果是文化社会民生发展方面,偶尔使用一些模糊词语,调节会议气氛、拓展舆论及民众遐想空间,也无可厚非。如果是突发事件特别是灾难性事件,使用模糊用语,不仅起不到解惑释疑的效果,反而会进一步加大舆论及民众的遐想空间,促使事态向反方向发展。
  
  灾难发布会是对政府及职能部门应急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其舆论应对能力的考验。李克强总理强调“权威发布一旦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如何有效回应舆论关切,既需要政府及职能部们及时准确发布动态信息,也需要政府官员特别是职能部门官员和新闻舆论机构官员具有专业知识素养,否则“一问三不知”或“顾左右而言他”,既损失政府公信力,也滋生谣言传播的土壤。
  
  天津“8·12”火灾爆炸事故目前还未处理完毕,新闻发布会仍将是政府与舆论及民众沟通的桥梁。如何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如何科学恰当组织用词,应引起天津各级官员的重视和深思。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希望其他各级各类政府及职能部门今后在面对灾难新闻发布会时,能够引以为戒、不蹈覆辙。
  
  文/桂全宝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桂全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8/22/377243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