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翘首以盼的“流量不清零”要来了。记者9月23日从运营商内部和业内人士多个消息源获悉,自10月1日起,三大电信运营商将正式推出开放套餐内单月流量不清零业务。该方式是,三大运营商向所有用户自动推出“流量滚存”服务模式,当月计费的手机套餐中流量若有剩余,可以转移到下月优先使用。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政策落实后将对运营商利润造成较大影响。(9月24日《新京报》)
李克强总理今年多次发出“提网速,降网费”的敦促。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电信企业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套餐匹配等服务。
国家总理及主管部委层面力推提网速、降网费,允许流量不清零及转赠,用意绝不仅仅为消费者“减负”,而是通过提高网速,减轻单位流量消费成本,促进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广泛覆盖,增加消费者工作和生活各方面可能与“互联网+”产生连接的触点,延长移动在网时间,最终服务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加快增长。
降低网费,允许流量不清零及转赠,很可能刺激更多消费,消费者流量使用大幅增加。运营商现有的4G和3G基站等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会显著提高,在限定范围内产生的更多使用,运营新增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是说,因为流量费用降低以及允许不清零,并不会给运营商带来过于明显的损失,相反,在有限新增成本的前提下,更大规模的流量使用增量将可以为之创造更多利润。
当然,降低网费,允许流量不清零及转赠,也可能出现一种让运营商遭受短期财务损失的情况:新增流量使用有限,在成本相对不变或有限增加的情况下,流量总收入没有出现增长,相反还有所下降。
但即便如此,这种利益损失也仅仅会在短期存在,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仍处于市场培育的上升期,随着农村电商等项目工程的推进及智能装备的加速普及,未来将出现流量使用的若干个引爆点,会有更多消费者成为运营商的流量客户,流量增量很可能是一个而今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必然可以为运营商创造更多利润。运营商在而今如果能够增强主动性,推出降低网费、允许流量不清零及转赠乃至更为优厚的促销政策,将助推农村电商等项目落地发展,智能装备的普及率也将显著增加,反过来将刺激更多的流量消费。
三大运营商正式推出的“流量不清零”,姗姗来迟,让人惊愕且大失所望的是,“不清零”变异为“次月清零”。消费者购置的流量仍存在有效期,滚动加入每月的下一个月,以优先使用的方式消耗,这事实上只能界定为顺延电信资费(话费、流量费用)的结算日,并无半点优惠体现。
运营商此举,是对国家有关方面鼓励企业推出流量不清零等优惠业务要求的“变通”,也可以说是一种回避。不难理解运营商所为,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避除风险(如前所述,允许绝对意义上的流量不清零,确实可能在短期出现让运营商蒙受财务损失的情况)。但这种考量和举措,不仅有损于运营商的企业品牌形象,而且也将无法起到刺激流量消费,助推移动互联网、智能装备普及率及“互联网+”发展的作用。
有趣的是,对于这样一个没有实质性回馈或优惠效用的举措,业内专家给出的判断却是向用户让利,甚至还影响到运营商的股价。这确实是个令人哭笑不得的误解。
文/郑渝川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