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父爱没有先入为主的孰优孰劣

来源:红网 作者:白毅鹏 编辑:田德政 2015-09-25 00:09:51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一张纽约皇后区法拉盛街头的父子背影照在网上被疯转,图中华人父亲的头发和衬衫均被雨淋湿,但他依然将唯一的伞遮在儿子头上,无数网友网友大呼父爱如山。但又有人晒出另一张英国父亲在雨中牵着女儿,只为自己打伞的背影照,并表示这位英国父亲“先己后人”虽然小女孩挺开心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父爱表达,两种你争我执的事件阐释,让人们不解的是,网友们竞要对这两种父爱进行“鉴定”,分清孰优孰劣?(9月20日《华商报》)
  
  我们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是:雨中打伞镜头、父子、父女的关切,正好一个父亲是华人,一个父亲是英国父亲。最重要的是,图片似乎敏感地切中了“槽点”:西方狼爸式教育观和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实际上,很有可能图片的主人公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可能那个女孩喜欢迎着风雨走,男孩体质不好,需要父亲“照顾”。其实,照片是凝固的艺术,是对生活的片面截取,这样一种静态、窄信源得到的所谓场景,很有可能是普通的生活场景。
  
  然而,东方、西方,父子、父女恰恰纯属意外的关联到教育观,一提观念,必要纠缠。如此一来,故事从生活场景中被抽离出来,经过虚构、演绎、臆想,已然面目全非。剩下的是被过度升华、充分剥离的故事“残骸”:教育观的高下之分、父爱恰当与否的各执一词。实际上,爱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有所谓“言传身教”一说,爱在教育中得到传递、共振和再生产,如此一来,孩子学会了去爱,懂得如何去爱。在本案例中,两种父爱其实并没有孰优孰劣,孰优孰劣只是想象中的一棵稻草,只是事件契合人们心中对东西教育观的偏见。在偏执的争论中,我们早已远离问题的枝干,议题被窃换,结果就出现父爱的非黑即白,控制我们的是属于自己观念的预设,即先入为主的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不是我们阐释父爱的合理手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父爱的主张都是平等的,不平的只有那些心怀不平之人。先入为主的定向解读伤害父爱的善意,误解教育的真谛。教育的出发点是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两个父亲对教育有着自己的注解,一把伞,两个人,既可能是对风雨遮蔽的大爱,也可能是对自主随性的尊重。任何猜测,都不必牵强附会,误入观念的歧途。东西方教育各有自己的格局,也有自己的主张,教育可能出于同一个目的,但是文化、理念的差异,有时候放大了一种对立和争执,却莞尔忘却了初心。
  
  当面对教育文化的异次元时,最重要的不是要批驳谁,而是要看到彼此教育的合理性,找出对方的可借鉴之处。当反向审视自己是时,也可以有的放矢,做到教育有方。也许,对我们来说,也可以像小孩一样解读教育的相异,各自有长短,相看两不厌,心态纯净、观念平和,这不也正是教育的教给我们的吗?

来源:红网

作者:白毅鹏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9/25/380108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