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华东交通大学新增《华东交通大学学生行为规范》中一系列新的规范,受到该校学生的好评。《行为规范》不仅包括了学生日常行为的具体做法,也有如“让女生走在马路内侧”、“为女生拧松饮料瓶盖”、“走路避开女生背包的一侧”温馨暖人的条款,而为使“大学生行为规范”观念深入人心,人文学院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大学生行为规范”系列活动。(10月16日中国青年网)
华东交通大学出台此项规范,旨在提升学生的素质、建设和谐文明校园,而围绕此目的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更体现出学校的用心良苦。
作为文明社会的一个个体,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在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言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当认真对待,让自己的行为更加规范。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一员,我们的个人生活离不开与身边人的交流,个人的言行都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也影响着周围人。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文明温馨的环境中,被尊为“象牙塔”的高等学府更应当成为“建设文明环境”的榜样。
不可否认,在大学之中确实缺少针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榜样。仅仅是礼仪课上老师的苦口婆心,或者是几张“规范行为”的宣传单,对于规范行为的养成,效果还是十分有限的。规范的养成,更主要源于生活中的点滴习惯。
礼仪课程与行为规范告诉学生什么是文明,只有学校氛围文明才能令学生自觉遵守文明。深入学生生活提倡规范教育,才能令规范行为在学生中养成。人文学院通过绘制描绘“食堂打饭要排队”、“寝室卫生靠大家”、“过红绿灯走斑马线”等场景的漫画,正是深入学生的生活点滴、促进文明氛围形成的体现。
但是,仅仅是漫画、海报的宣传力度仍有些不足,要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还需学校在前期利用行政手段进行严肃管理,监督不文明行为,形成示范效应。食堂打饭,食堂可以在地上划出排队提示线,对于越线插队的人,员工善意提醒;自习室自习,安排教学楼管理人员巡逻,对于大声喧哗者,不一定是要言语提醒,无声的注视就足够让一个有自尊的大学生立刻会意并安静下来。
在严格管理下形成的良好氛围,学生们也会珍惜,这时,他们已经因为“集体效应”会自觉保持这种氛围,一段时间后,管理人员不用再费心监督提醒,学生也养成了规范的行为习惯。
文/刘泽溪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刘泽溪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