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教育条件?这是很多父母都在思考的问题。一位叫冯丽丽的母亲和先生带着恐惧上学的女儿搬到京郊农村,过了四年的乡村生活,写成一本叫《下乡养儿》的亲子畅销书。书中讲述了孩子的生活,没有读书学习,也没有目的明确的游戏,而是做饭、洗衣、放羊,结果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经过乡村生活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少年。有人非常推崇这种培养方式,认为学校存在太多束缚,有违孩子天性,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下乡养儿,在主流教育外,另寻一条教子的出路,孩子反而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少年,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在农村开展实践教育,有着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区别于城市特征的生存环境、生活语境:一来环境相对僻静;二来环境相对“清苦”,现代化的条件相对匮乏,孩子接受生活锻炼的机会较多;三者父母也有时空优势,齐心协力投入教育。因此,很多家长围绕学校教育,对其扼杀天性、束缚成长,发出了很多肺腑之言。说到底,家长奔赴田野,上山下乡,对调教育背景,虽然在环境上多了几分自然风采,但作为一种教育经验,能否值得推广,还值得商榷,或者说以此为由开炮学校教育,未免有失偏颇。
教育总是带有动机的,漫无目的的教育理念是不存在的,同时,孩子的成长也是这样,有形无形的诸种因素都会和孩子的成长并轨,影响是与成长俱来的。所谓的“天性”,也不过是一种更为原生态的理念而已,故而,天性成长本来就是个无法接近,但又要无限趋近的话题。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教育经验,比如狼爸、虎妈,和下乡养儿一样,他们都取得了成功。但是,且不说经验复制的困难重重,就连实际操作就是个问题,就如下乡养儿,第一个难点就是家长的工作,固然可以为孩子有所舍弃,但职业的功能,比如个人价值实现、家庭责任承担等,能不顾一切的“拼”了吗?同时,如果为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天性”,大家都去乡村,那现代化教育岂不是个否命题?
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家长都有一部自己的“育儿经”,教育经验从来都是独此一家,甚至可以说,没有所谓的经验之谈,所谓的经验,也只能是“自扫门前雪”,对内难对外。此之妙药,彼之砒霜,出了家门的经验,只是有借鉴价值的观念,照搬照取,只能误人子弟,空自悼矣。乡村生活的体验,只是指向了生活教育的可取之处,天涯何处无“生活”?城市本就是生活单元,社会就是生活的聚合体。难道城市的孩子就不能品味生活,尝尝苦辣酸辛甜吗?同时,成长的本质是一个主观活动,而以环境换取、担保素质的提升,把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置于何地?而以此就轻言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对教育制度的无病呻吟,求全责备?
一枝独秀的教育经验,看似是对主流教育的突围,但却存在推广复制的现实硬伤。最重要的,作为家长,在看到风生水起的教育经验时,一定要稳坐楼台,多做观望,慎思谨行。而在教育的摸索过程中,家长们也要找到经验的可复制因素,多做借鉴吸收,移花接木,因人而异,嫁接教育出彩之处的“DNA”。
文/白毅鹏
来源:红网
作者:白毅鹏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