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九派新闻一名女记者的辞职报告“意外”走红。这份辞职报告除了时间和抬头外就一句:“我的胸太大,这里装不下”。很快,被认为“相当有逼格”的辞职报告照片就在媒体圈刷屏了。(11月20日中国广播网)
有人质疑,这是武汉刚上线不久的新媒体九派新闻在炒作。然而,事情的真相要让他们失望了。因为写这份辞职报告的女记者彭玲玲,不仅从九派新闻辞职是真的,而且她还是带着很深的哀怨和伤感离开的。其实,不少媒体圈的人在前一天,就已经读到了她写的一篇自述文章《告别武汉:不畏将来不念过往》,讲她和一群小伙伴满怀着憧憬,到江城武汉投奔新创媒体“长江新闻”,结果刚刚“开始喜欢这样的生活”,“长江新闻”发生了更名和高管更迭,发展方向也发生重大变化,最终她不愿继续呆在这家媒体,背上行囊坐上了离开武汉的高铁。
像彭玲玲这样的个人故事,其实在现实中司空见惯。对这件事情,有多个解读的维度。比如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资纠葛,“伙计”与“东家”的爱恨情仇,比如年轻人背井离乡的孤独艰辛,刚工作就失业的茫然无措。但这些,都不并是彭玲玲文中要表达的重点。在她和一些小伙伴的心中,去武汉不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是揣着梦想去的。“东家”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们的梦想一下破碎了。虽然她自己说“其实我是轻松的、释然的”,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那是她在强作欢颜。否则,不就是辞个职吗,需要感慨什么“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么?
正因为是带着浓烈的情怀去投奔一家新媒体,从事自己充满期望的调查记者工作,并且认为“不喜欢的事,工资再高也无济于事”,彭玲玲在无法继续原来的工作之后,才会有那么多的心里话要说出来,她的那篇文章才会感染许多读者。事后彭玲玲告诉我,没想到那一篇文章收到了上千元读者打赏。很显然,这些读者是在打赏她的情怀。而随后彭玲玲辞职信中的“我的胸太大”,可以说是对自己“胸怀太大”的文艺性表达。我对她的这一表达表示完全理解,不觉得有任何低俗。如果改成“我的胸怀太大,这里装不下”,反而显得矫揉、别扭。
当然,我未必完全支持彭玲玲的理想。比如,她曾供职的九派新闻,新来的领导坚持做“大数据”,而采编团队坚持做原创新闻。而在她看来,“如果不需要原创内容,我们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对新媒体技术很不屑。其实,对于媒体发展形势和操作方法,她的理解稍微有些狭窄了。采访写作,做调查报道,并不比做转载、抓取高一等,主打所谓深度原创的媒体,并不一定有更好的前途。并且,作为一个经历相对单纯的文艺女青年,可能过几年她就会知道,其实跳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根本算不上什么“磨难”。但尽管如此,我仍然要为“胸太大”的彭玲玲点赞。因为在时下的社会里,有理想、有情怀的年轻人、媒体人真的不多了。
只是,情怀往往敌不过现实。曾记得,“长江新闻”创办时,新去的总经理兼总编辑意气风发,谁知APP产品还没上线,这家媒体的思路、人事就发生了较大变动。彭玲玲和她的小伙伴们,昨天还觉得所在的媒体“处在最好的时光”,“沐浴着希望和激情”,突然就“像一出悲剧电影”,“存在失去了意义”。而放眼全国,这两年,许多曾充满理想主义的知名记者纷纷离开新闻媒体,去P2P企业、去外卖平台、创办女性购物推荐公号……我不禁想问:莫非我们真在进入一个“告别情怀”的庸俗时代?
文/李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李清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