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记者从泉州救助站了解到的数据,杨祖映装晕在国内接受的救助记录有近40次之多。可以说,从北国到南疆,数年间,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留下过他“因饿而晕倒”的“英姿”,来自热心人士的同情和嗟叹,使其白白享受了爱心的眷顾。称其为骗子可谓恰如其分。
平心而论,对那些为杨祖映捐食捐款的热心市民来说,其诈骗真相的被拆穿,的确是一个消极的影响,不但令人因金钱和物资的被骗而容易愤慨和恼怒,也令人忍不住要发问警察为何不追究“晕倒哥”的法律责任。
杨祖映既有一套真假难辨的“三天没吃饭”的说辞,有时又有低血糖的检测指标为佐证。这就不难解释他的“演技”为何那样“高明”,连警察和医务人员一时之间也分辨不出来真假了。原来,他利用民众乐于助人的热心肠,“身经百晕”,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伪装能力以博取同情。另一方面,又因其每次装晕骗取的款项较小,人身流动性又较大暂且躲过了法律的制裁。
有这样一个亵渎民众爱心的“晕倒哥”在各地游荡,对民众的爱心无疑是一种考验。骗子的骗术如此“高超”,我们今后还能同情谁、相信谁、帮助谁?一不小心,血汗钱可能就打了水漂。但是正如永春鹏源街的郑阿姨所言:“最不喜欢这种欺骗人民群众感情的。但虽说被骗了,下次碰到类似情况,还是会帮。要是都不帮,万一真有人晕倒,可怎么办?”
是的,不要说你我皆有可能会遭遇到亟待帮扶的困境,就是“晕倒哥”杨祖映本人,也确实有过一次被骗的经历。假如众人因其晕倒真相的被拆穿而冷淡了乐于助人的热心肠,这社会岂非要成为冰冷的世界?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那些类似“晕倒哥”的“帮扶对象”们,比如在城市行乞,在家乡盖楼的职业乞丐,以及本则新闻中的主角杨祖映,在事实真相没有明了之前,我们需要抱定一种态度,就是宁可帮错,或者错帮,也要让热心助人成为一种温暖的风尚,成为花钱也买不来的正能量。而事实真相一旦明了,我们也不必为曾经被骗而愤怒。西方有一句名言:“施比受更为有福”。福在何处?就在于助人为乐,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如果帮错了,那不是我们的责任。
文/娄献忠
来源:红网
作者:娄献忠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