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题为《绝对想不到!农村结婚竟然花这么多钱》的报道开头。被其他媒体转载后,归纳为《媒体盘点各城市娶妻成本,深圳208万元居首位》。无论这是在说农村还是城市,给人的感觉是越说越不像话。
如果说“几尺花布”“三转一响”还算当年婚俗中的约定俗成,那么,百元大钞“称斤论两”竟成了“娶妻成本”?尽管在社交媒体上,让人惊讶的婚礼场面时有所见,但把百元大钞“称斤论两”称作“娶妻成本”,至少笔者是被吓着了。然而,看了相关媒体对“娶妻成本”的“盘点”,比如深圳208万,北京202.8万,上海200万,确实数起来太慢而需要直接称重了。
在经常“被统计”的时代,几乎没有必要质疑“娶妻成本”是怎么“盘点”出来的。我更想知道的是,“娶妻成本”想告诉人们什么?春节期间,被一顿团圆饭吓跑了的上海女孩,似乎让人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婚姻是要门当户对的。那么,言之凿凿的“娶妻成本”,精确到带小数点的详细数字,是不是再次提醒人们,婚姻不仅要门当户对,而且必须具备“投资能力”?
“门当户对”已经让纯洁是爱情丝毫没有“罗曼蒂克”,而“娶妻成本”更把婚姻当做了一场物质交易。这算是在抬高女性的身价,还是把爱情和婚姻也纳入了“市场经济”?本来,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别说是结婚,一日三餐的花销也在增加。就像曾经“几尺花布”变成了“三转一响”。这无非是在当初的总体生活水平下,在结婚时办得更周到一点而已。而当相关媒体煞有介事地“盘点”出所谓的“娶妻成本”,也折算出男方倾家荡产,不吃不喝工作29.5年,才能在深圳讨一个中上条件的老婆,那么,几乎断了男人娶妻的念想——不要说“不吃不喝工作29.5年”,就算脱出娘胎就有收入,到时也30岁了,还必须有家产可“败”。
笔者不是不相信这种“行情”,而是担心这种舆论倾向隐含着的社会问题。近几日,媒体已经借着“一顿饭”,把婚姻必须“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渲染的尘嚣尘上,而对“娶妻成本”的“盘点”,更是在这种类似“买卖”的婚姻上加码。
虽然再纯洁的爱情也离不开物质基础,但在物质水平逐步提高的现实下,传统的婚姻陋习不但卷土重来,而且愈演愈烈。这是在说婚姻的变质还是社会的倒退?在旧时的文学作品中,人们还能看到动人的爱情故事,难道在现代文明下,爱情反而越来越被物化了?在这种意识形态里,让人担心的不仅是爱情和婚姻的变质,而且是社会关系的分化。而表现在婚姻关系上的趋利避害,是人们对生活保障和预期的担忧造成的。婚姻已经不是人们常说的“爱情的结晶”,而是一种借此改变命运,跨越社会阶层的机会。
当“门当户对”形成了很大的社会共识,又有了“娶妻成本”的明码标价,说明物质文明正在因社会不公引起的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下,不但无法结出精神文明的硕果,而且还在折损和销蚀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婚姻关系如斯,折射出的是社会和人际关系。
文/知风
来源:红网
作者:知风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