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刘礼祖的落马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毕竟在那一场声势浩大的江西造林运动中,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在那场为当地人视为荒诞的“一大四小”造林大跃进运动中,他并非主导者,但其阿谀奉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甚至推波助澜,苏荣落马,刘礼祖被查也在预料之中。如今回头审视当初的那场匪夷所思的造林闹剧,该反思的不只是刘礼祖一人,也不只是江西的各级领导干部,对于所有地方干部而言都值得反思。
对于地方一把手而言,凡是涉及重大民生利益的决策都应该多一份三思而后行。应该说江西走“绿色崛起”的路子本没有错,注重生态建设的思路也是正确的,但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脱离实际。在政策出台之前,要多深入基层进行扎实调研,要认真听取各方意见,不可一意孤行。为了自己的政绩非要搞出一个“全国第一”。结果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战中,需要地方主政者作出发展决策。但如何接地气,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必须要多方论证。必须要以群众利益为要,才能让决策深入民心,才能赢得地方快速发展。切不可搞“面子工程”,搞“政绩工程”。
对于地方班子而言,明知决策不可为,不可行,而不及时提出意见建议,这就是失职和渎职。在当初江西决定实施“一大四小”工程时,虽然也有官员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但这种声音并不强烈,更多的人选择了跟风和“一言堂”。如果说当初的决策存在重大失误,那么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应该敢于大胆纠偏,敢于据理力争,敢于站在群众利益的角度进行修正。
从2008年9月,《关于全面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意见》的出台,到2010年8月,“一大四小”工程再度加码,工程建设投资的总投资则由120.91亿元增加到225.36亿元。当老百姓怨声载道之时,当出现租用良田种树完成指标任务之时,为啥没有出现强有力的反对声音,这个现象值得反思。
不要以为苏荣的“造林大跃进”是一个笑话,是一场闹剧。其实在某些地方官员思想意识中,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类似的想法与动机,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从这个意义而言,这也是媒体回顾那场荒诞的造林闹剧的目的所在。
文/张闲语
来源:红网
作者:张闲语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