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山东日照一所敬老院的张德样老人在同一天办了出殡、阴婚两件大事,与一般老人过世后办这些事不同,张德样老人是趁自己还活在人世的时候,邀请亲朋好友,自掏腰包来办这些事的,这样“另类”的举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和当地媒体的注意。可以说,张德样老人着实过了一把“活人出殡”的瘾。
人固有一死。死后如何,一般人并不过分关注,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自己在活着的时候过得怎样。而身为一名单身汉的张德样老人,却对自己的身后事异常关注,甚至不惜花费重金,亲自参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人内心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寂寞。
依笔者看来,老人具有这样的想法也实属正常。毕竟自己年纪这么大,没有妻子儿女,由于在敬老院生活,接触更多的是与自己经历类似的孤寡老人,长此以往,内心无疑产生一种空虚感和无助感,最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认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终于导致“活人出殡”事件的上演。
实际上,张德样老汉煞费苦心为自己安排的“活人出殡”事件,由于没有多少亲朋好友参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张老汉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自己是过了一回“活人出殡”的戏瘾,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亲人的不认可和媒体的接连采访。除了使自己出了名以外,恐怕别无他用。
人活着,就要干出一番事业,活出一片精彩。张老汉也是这么做的,他曾经自掏腰包,修复村内的小路,为广大村民提供了方便,这就是自身存在的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即使自己真的因为是要看一看“死后”的自己被别人怎么看,也无非是一个念头,不应该付诸实施。毕竟,在我们这个社会,看重的是人活着的时候为社会,为他人做了多大贡献,而不是他死后的葬礼有多么的豪华。
“活人出殡”不如活出精彩。张德样老汉的所作所为虽然吸人眼球,标新立异,但绝不值得其他人效仿。希望脱去“寿衣”的张老汉,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多关心别人,多服务社会,这才是证明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方式。
文/宋建生
来源:红网
作者:宋建生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