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梦想会逐渐冷却,欲望则愈演愈烈

来源:红网 作者:李海华 编辑:夏熊飞 2016-04-25 00:02:26
时刻新闻
—分享—
  《纽约纽约》上映不到10天,豆瓣评分就掉到5.5,各种“烂片”的骂名铺天盖地。而笔者想来谈谈,这场冗长的美国梦碎了,留给观众的究竟是什么?
  
  早在影片还未上映前,笔者看了预告片:昏暗的光线、复古的着装、老旧而逼仄的巷弄,以及那些深陷淘金浪潮里的人们眼里透露的灼热。据说这是一个关于90年代的梦想的故事,或许是复古情怀作祟,就此产生了迫不及待的情绪。
  
  “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聚散终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影片中帅气又不失柔媚的歌声里唱出了那个时代年轻人追梦独有洒脱。而最洒脱的,莫过于女主角阮玉鹃。她是一个令人不解的女人:清高、孤傲却又不得不挣扎在红尘俗世里。为了“纽约”,可以说放弃了所有,强迫自己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她曾认真地和男主说过:“记住我现在的样子吧,因为我成功以后,就没有人记得现在的我了。”
  
  “纽约”在片的中意义已经超越了一个城市的范围,它是90年代梦想的代名词,甚至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从《北京人在纽约》讲述一批年轻人在纽约摸爬滚打的故事起,“美国梦”“纽约梦”作为一个闪闪发亮的代名词深深烙在那一代人心里;以及《中国合伙人》里,成东青和哥们儿日以继夜的寒窗苦读只为一纸签证,这些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影视作品,让我们不由得好奇:真正的九十年代,到底是怎么样的?
  
  笔者认为,《纽约纽约》较之前两部作品,表现出更多的现实。它没有讲述一个如何成就梦想的励志故事,反而是拍出了年轻人面对所谓的“梦想”,在欲望和感情的选择上流露出的种种无奈,一如阮玉鹃通往梦想的路,是路途心甘情愿的牺牲所铺垫的。阴霾的基调,诉说着时代的悲哀。
  
  一头扎进美国淘金梦里的人们都毫不犹豫地砸锅卖铁换签证,最终他们都上当了。欺骗他们的看似是黑心的商人,可笔者认为,是“纽约”。那些穷怕了的人们看到初生的太阳眼里迸发出来的狂热,使他们看到“纽约”时理智全无,被欲望支配着挤得头破血流,正是那个时代最无奈的“梦想”。
  
  影片中若干条错综复杂的情感线条都紧紧缠绕了“美国梦”的时代背景,如愿以偿的阮玉鹃最终迷失在了欲望深渊,也间接将男主角路途推下了悬崖。她望着路途的尸体泣不成声、不敢触碰,似乎上海的日子还温存在枕边,怎么一切都回不去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试问自己:为了去到“纽约”,你愿意放弃什么呢?
  
  诚然,影片在刻画人物、细节表现以及传达深层精神内涵方面还不够细腻,导致影片本身就显得有些矫揉造作了。但这场拿青春赌明天的时代悲剧,活生生地告诉我们,梦想和欲望仅一线之隔,当你无法驾驭二者间的平衡时,梦想会逐渐冷却,欲望则愈演愈烈。
  
  文/李海华

来源:红网

作者:李海华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4/25/396795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