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讳言,紧跟时代潮流的毕业致辞已经越来越“潮”了。对此,有舆论提出质疑,但笔者要说:毕业致辞中引入流行元素,与大学“最后一课”应有的严肃性和理论性并不矛盾,只要在思想引导层面不缺“干货”,毕业致辞即使变“潮”也无可厚非。
毕业致辞应当走出模式化和官话,拒绝老生常谈。作为毕业季的“最后一课”,应是为人师者谆谆教诲,向即将走进社会的学生们,分享那些关于人生、关于成长的忠告箴言,分享那些饱蘸人文底色的理性思考,分享那些人类亘古流传的永恒智慧。但这与流行和时尚并不冲突,只要蕴含思想哲理,具有启发意义,无论多么“潮”,都能真正成为学生温情的回忆。
我们不否认有些毕业致辞存在媚俗嫌疑,在“娱乐化”冲击传统文化的今天,维护语言的肌体健康,守住应有的价值立场,是毕业致辞应恪守的底线。但严肃不等于保守,大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倘若你是青春年少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你愿意听一些“陈词滥调”吗?一些校长深知新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有耐心听取老调重弹,于是以炙手可热的网络流行语开篇,用身边的人和事举例,成功吸引到了听众的注意力;临结尾,又以隐含在调侃之中的嘱托收篇,尽管表面是嬉笑怒骂,但从中不难看到良苦用心和对毕业生的殷切期望。
诚然,毕业致辞是一件苦差事。在有限的时间,作最后的赠言,自然会少些儿女情长,多些世界观的思考——因为人生旅途漫长坎坷,与其赠与细枝末节的行囊,莫如给学生以指引航向的地图。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大学道统薪火相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知识阶层如何融汇理想与现实的智慧结晶。不同的致辞者,风格或庄或谐,或“潮”或“接地气”,其实无关作秀,无非是思想所着的“不同外衣”而已。
或许有人认为这些“潮”版致辞太低俗,而大学毕业讲坛很神圣,容不得如此粗俗的东西。对此,笔者想说的是:引经据典和引用流行元素并没有实质性区别,并不是说引用古诗文就是“严肃”,引用流行语就是“下流”。活泼也好,调皮也罢,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核心内容并没有变,那就是对毕业生们的希冀和鼓舞,在他们步入社会前给予他们最后的指导和建议,所以“理论性”亦不曾缺失。相反,毕业致辞要转变话语风格,少夸夸其谈、多娓娓道来,少批评说教、多真情流露,既像慈父般传递价值理念、指引道德方向,又如祥母般担忧不舍和温情告别。
都说大学文化讲究“兼容并蓄”,可我们若是对校长们放下死板的脸都接受不了,又谈何“兼容”?所以,毕业致辞与时代接轨没有不好,只要蕴含经过沉淀的真知灼见和缘于体验的个性感言,有思想、有内涵,体现大学精神,再“潮”的毕业致辞都是值得赞赏的。
文/常有权
来源:红网
作者:常有权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