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计生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让扶助更精准

来源:红网 作者:杨忠信 编辑:夏熊飞 2016-08-20 00:05:09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为每一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确定两名帮扶联系人。联系对象发生意外、重病、受灾、亡故等重大情况时,联系人要及时上门,帮助排忧解难。(8月19日《京华时报》)

  民生问题事关国家大计,事关群众安危。如果用木桶效应看待民生问题,那么特殊家庭则是影响和制约民生全面改善的一块“短板”。不解决好特殊家庭的后顾之忧,不能让这些家庭同其他家庭一样安宁稳固、逐渐向好,那么我们一直倡导的“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则可能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之前,我们在特殊家庭扶助问题上也下了一些功夫,做了一些努力,但是收效还是不尽如人意。反思原因,除了扶助经验尚不丰富之外,更多的原因在于扶助既没有“深耕”将扶助工作下沉,又没有“精准”扶助,两端主体不对称。换句话讲,以前的特殊家庭扶助很多还停留在制度规定上,停留在被动式的服务上,停留在以单位为主的扶助大锅饭上,特殊家庭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关口未能有效打通。卫计委此次《通知》的出台,让我们对精准帮扶工作的落实以及其成效充满了信心。

  “双岗”为搭建连心桥做了双保险。不同于此前的扶助,这次同特殊家庭结对子的对象就在他们身边。作为网格式扶助环节的最小单位,村(居)委会以及乡镇(街道)办事处可谓是最基层的单位,他们对辖区范围的特殊家庭情况最为了解,知道这些家庭的成员状况、困难原因以及扶助的发力点,而这些特殊家庭对扶助的人员也并不陌生,彼此之间不存在多大的距离感,为敞开心扉、搭建心桥奠定了情感基础。另外,对于扶助具体事项,“双岗”人员可以相互通气、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相互加压,一个人办不了事情那就两个人合力来办,一个层面无法面对的困难那我们就上升到另一个空间来努力实现。

  责任在肩让扶助人员的工作更加务实。结成扶助对子之后,“双岗”名单黑字白纸写在纸上,被扶助的困难家庭将会被贴上扶助人的标签,扶助工作同其他本职工作一样将接受严格的考核。为了避免扶助流于形式,制度对扶助联系人的扶助注意事项进行了明确,督促扶助人员主动、自觉、热情、务实、创新地去进行扶助。作为洞悉扶助政策的明白人,“双岗”干部可以将特殊家庭不好意思去争取或者不知通过何种渠道去争取的政策扶助去做实做细,按照不同情况将特殊家庭分别纳入五保供养和低保补助的范围。在做好政策扶助之外,情感的沟通、慰藉必不可少,采取困难家庭易于接受的沟通交流方式,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正义和公平。

  责任让人义无反顾,热情使人一路高歌。明确了扶助责任人之后,精准扶助的成效交由时间去检验。在前行路上,不断校正、不断创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将不再是梦。

  文/杨忠信

来源:红网

作者:杨忠信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8/20/406513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