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据澎湃新闻网10月4日报道,10月3日,山东莱钢医院发生了一起严重“伤医”事件,儿科医生李某被砍成重伤,最终不治身亡,令人内心按下悲痛的情感按钮。据报道,前些日子暴徒曾到医院打杂办公室,却并未引起重视,这令人费解和深思。
这是继以往众多“暴力伤医”事件以来的又一新例,它再次将原本微妙的医患关系推上风口浪尖。微博上的舆论焦点,有表示痛心的,有说医生“活该”的,也有医生内部相互抱团取暖的。
应该指出的是,争论是此类事件进入公共视野后的一个必然、必要的反应。但要注意的是,任何脱离了事实的舆论互撕,都是不理智的,这只会进一步加剧紧张的医患关系。舆论的靶心,应该对准的是如何还原事实真相、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任何缺少同情与理解的情绪化言论,都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该“伤医”事件中,一个医生生命的逝去,不仅仅是医生群体内部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物伤其类”,该事件足以引发人们的悲悯情感。妥善处理类似事件,同情、理解和交流很关键。
事实上,“伤医”事件不是中国特有,亦非近来才有,但中国激烈的医患冲突,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信任并且托付的关系。医生与患者在治病这场“公平交易”的过程中,目标都是一致的,即要治好病。
医患冲突的根源往往在于,病人对医生的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落差。这其中,有医疗技术的原因,也有医疗体制的原因。在扭曲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收入与其医疗行为挂钩,这无疑会使一部分医生抱着“逐利”之心,导致大量过度检查和过度的治疗的出现,这使得医疗费用大幅上升,也会严重动摇了病人与医生之间的信任基础。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为了避免医疗风险与诉讼,会使用一些病人看起来并无必要的防御性医疗,这无疑又会进一步加剧紧张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紧张加剧,与病人对于医生治病的心理寄托、医疗技术、扭曲的医疗体制和公众舆论的错误导向有关,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应该明确的是,“伤医”并只能让既有问题恶化,频频发生的医患冲突,大有可能让媒体和公众对类似事件表现得越来越麻木。而医生群体内部提倡的“戴头盔、练搏击、配警棍、在医院设置安检”的防御,对解决问题也无实际意义。
须知,双方的理解、信任和交流是基础,病人不该抱着“医生是万能的,医生能治百病”的心态。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医生应该消除对某些不理智的病人的愤怒甚至是仇恨,应该回归理性。同时,应该建立权威公正的第三方医疗纠纷鉴定解决机制。在医患冲突中,要让第三方鉴定解决机构及时介入,使得医患双方都有诉求的渠道。这些或都可以成为解决医患冲突的参考。而“暴力伤医”,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而只会让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文/欧兆艺(福建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欧兆艺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